东湖评论 > 社会

更多

该如何看待“研究生吃低保”

发布时间: 2008-06-25 09:52   来源:    进入电子报

  近日,山东诸城出现一个研究生低保户,这给民政部门出了一个难题,在读研究生到底该不该享受低保?相关规定中,只对大中专学生做了明确规定,而对在读研究生甚至更高学历的学生却没有提及到。不少市民表示,读那么多年书早该独立,不能还靠国家养着。最后经过商议,民政部门认为这名在读研究生可以作为家庭成员享受低保(6月24日《齐鲁晚报》)。
  在读研究生到底该不该享受低保?这个出给民政部门的难题,其实并不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公众现在最想拉直的问号是:在读研究生究竟为什么竟然都到了吃低保的地步了?作为研究生,在常人看来,再怎么说都是有一定知识、有一定能力的社会精英,虽然可能暂时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但也还不至于成为社会的“累赘”,成为靠低保才能生存的弱势群体。即使这仅仅是一个个案,但是,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悖论。每一个公众都会由衷的困惑、思索和反问: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怎么了?是个体的问题,还是体制的弊端?如果是后者,“研究生吃低保”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众所周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处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尖端,其培养目标无疑是拔尖人才。但是,笔者认为,研究生教育到底是着重于研究型还是应用型的培养,依然存在价值取向上的错乱。如果是前者,那么研究生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去做“随便干点家教,找点零活,一个月赚500 元”,这是不是一种不务正业?如果是后者,那么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谈何“应用型”培养?而现在,公众对于研究生究竟该不该吃低保的争论,其实就是研究生教育这种错乱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而已。
  再就是,笔者认为,“研究生吃低保”的出现,与当前研究生教育非理性的扩招不无关系。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疯狂的扩招期。而研究生招生过快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调查显示,中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对于硕士研究生导师而言,这一数字就更高。三届学生加在一起,有些老师一共要带20多个。一些指导老师由于学术或社会活动繁忙,很少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学生。更极端的个例是,一些老师临到毕业时甚至还不能准确叫出学生的名字。
  在这样一个境况之下,研究生的“质量”可想而知。别说是在读的研究生,就是应届研究生想找个工作,已经是难比登天。在清华研究生不能就业而跳楼、研究生竞聘殡葬岗位、北京2万研究生争抢八千岗位的境况之下,在毕业生找个工作如此之难的格局下,又何必、又怎样苛求在读研究生“吃低保”呢。
  所以,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位吃低保的研究生。因为只要生活困难,只要是国家的公民,那么任何人都有权利享受国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福利,这名研究生也不例外,吃低保不是他的错。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所有的研究生都如同这名研究生的家庭条件一样,都是“低保家庭”起点的话,这些研究生能有几个自立而不做“啃老族”的?

   稿源:广州日报
  作者:石子砚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研究生;低保;石子砚;诸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