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在碧桂园杯第四届大学生评论大赛中发言。 记者刘建维 摄
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郭金富)6月15日,碧桂园杯第四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在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高校学子齐聚一堂,亮思辨之剑,舞情理之旗。
大赛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凤凰网、澎湃网等媒体的知名评论员作为评委,他们锐利的话题剥析、理性的观点解读、深层的洞见论点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大赛的选题对选手具有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表示,比临场发挥更重要的是平常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积累,比如“高考生家长给共享单车上私锁”这个题目,它的开放性、讨论空间很窄,是很考验人的。如何通过不同角度开展评论,考验的是大家能否超越简单道德层面进行分析,展现自己的逻辑定律。
日常编写评论中,青年评论员容易陷入思维固化,条件反射的产生愤青思维。如何跳出熟悉的盲区和思维的束缚区?
曹林以“北大清华毕业买不起房”题目为同学们做了解析。参赛选手如果能通过一些微故事或自身的事迹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是非常好的,可以让评论立体化和接地气。武汉学院石亚辉同学提出的观点很好,没有愤青思维,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买不起房到底是北大清华的问题,还是房子本身的问题。
大学生评论大赛比的不是输赢,而是引导大学生关注评论,体现大学生评论的情怀和气质。大赛角逐中,有一位同学在“顺丰和菜鸟掐架”题目的论述表达过程中出现卡壳。“从想到写,从想到说,是需要训练的,才能流畅的让人理解的表达出来。”曹林补充道,有些话题是非常专业的,但很多时候,评论员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时间和环境的约束下,拿到手后的是非常陌生的选题,怎么办?我们可以从常识常理常情去分析,但我们在这些方面缺乏类似的训练,希望同学们今后加强练习。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