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读编往来

陆笑頔:把握思考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8-10-08 15:45:53来源:荆楚网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于金秋九月落下帷幕,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比赛周期里,我们选手也在经历多维度的考验。如果说初赛和复赛更侧重对文字功底的考验,那决赛则更看重临场论述与随机应变,但这两者都离不开选手对时事长期的思考与洞悉,以及对新闻评论阅读和写作的积淀。一个优秀的新闻评论员应当时刻对世界保持一分新闻敏感,不管是身边小事、社会话题还是寰宇大事,事事皆有可思考之点和可延伸之面。

  当代大学生应当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不是来源于盲目从众、人云亦云,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发泄情绪、助长偏见,而应是冷静的,平和的,不断自我纠错的。这种声音应当与时代的脉搏共鸣。

  决赛现场,《中国青年报》的曹林老师有句点评让我印象深刻:“宁要片面的深刻,不要全面的肤浅。”评论员在写作的时候容易落入一个困境:为了辩证,便力求观点多角度,甚至面面俱到。有些关键词已经在新闻评论中多次出现而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了。如此,还如何起到振聋发聩,令读者思考的目的? 相反,选择一个别人没想到的角度把它讲清楚将透彻,则更容易让人留下思考。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新闻评论不是评论员的自嗨,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对一个新闻事件有新的认识,进而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它和新闻消息一样,都应当立足于事实,服务于读者。如果评论中充满高大上的术语、理论,又站在高处用“上帝视角”指责读者过去的偏见,那又有谁会阅读并接纳这样的评论呢?

  好的评论应当“接地气”,即使评述国际议题或是专业领域的问题,也不应当以“专家的学术论文”为定位。评论员不应该做愤世嫉俗的社会公知,应该站到读者中间去,从读者的视角出发,用简炼、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如何明辨是非、验证信源,如何自我纠错、放下偏见。如此,才是带领大众思考,而不是代替大众思考。把事实摆出来,把道理讲清楚,余下的空间应该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与判断。

  在我眼里,新闻评论既是社会的一支“温度计”,社会冷暖从中反映;也是评论员们的一把“剑”,字字珠玑之时便自有扬善惩恶的力量。大千世界,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无需片面地沉浸于世界的美好或是憎恶世界的丑陋,接纳这世间真实的种种,对它们保持关注,保持思考。把握思考的力量,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笑頔(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荣获三等奖)

(作者:  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