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殷殷期许振奋人心,更引发思考:青春何以才能绚丽?人生如何才有意义?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矢志奋斗中,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那是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酝酿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青年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投身国防科研事业的报国之志;是排雷战士杜富国在生死关头的挺身而出;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的逆行出征……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都应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时代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唯有矢志奋斗,坚定人生理想,才能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答卷。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青年一代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定要矢志艰苦奋斗,遭遇艰难挫折时,需要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奋斗到底,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是奋斗的年纪,即使拥有鸿鹄之志,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拼搏,才能实现梦想。青年人既需要炼就一颗勇敢的心,不甘平庸,勇于突破,也要不惧时艰,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迎接挑战,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无论是疫情防控中不畏艰险,还是脱贫攻坚战场上倾情投入,抑或是基层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心浮气躁,朝三暮四,这是干不成大事业的。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与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踔厉奋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感召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敢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向高处成长,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心,与梦想同在。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珊(湖北襄阳)
摄影:王丽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