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苏欧洲游记之巴黎杂烩
发布时间:2008-10-24 11:34:48来源:
巴黎,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印刷设备制造商高斯公司的欧洲总部,我们在和高斯公司进行商务会谈之余,也用眼睛去观察和感受巴黎。
巴黎,人流如潮,来自世界,精英会聚,同时泥沙俱下。
艾菲尔铁塔上,在可以装载五六十人的大电梯里,赫然用英文和汉字写着:Beware pickpocket 小心扒手,好像还有法文和德文的同样内容。这使得人们在登高眺望巴黎的时候,也要留一只眼看住自己的钱包。这也是一种无奈,只要有了社会差别,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令人不快事件出现,哪怕是在花都巴黎。
我们住在巴黎9区的一个老旅馆,名叫哥迪(Hotel Gotty),挂着三星的牌子。这个旅馆之老旧,出乎我们的意料,外墙是巴黎常见建筑用的那种淡黄色石头,六层木梁木柱木地板,有铁花栏杆小阳台朝着狭窄的街道。内部昏暗狭窄,铺着地毯的廊道走起来吱呀作响。走进房间,老木桌子和壁纸都发黄,没有开水和烧开水的壶,也没有牙膏牙刷等等用品。这样水平的旅馆,在中国只能纳入乡镇招待所水平,但在巴黎,照样生存。林子大了,不怕没有鸟来。在这里住,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巴黎非常平凡的一面,并不是全巴黎都象香榭丽舍大道一样堂皇和奢侈。
不过,这老旧旅馆的订房系统是一流的,可以在它狭窄柜台的电脑上,接受全世界来客的网上订房和网上支付。世界上还专有一些怀旧的人,愿意万里迢迢来这里。可以说,哥迪旅馆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它的存在说明了很实际的浪漫与现实问题。
我们在巴黎坐出租车,非常巧,第一个碰到的出租车司机,就是个会讲中国话的先生。一问,姓张,是从老挝来的华裔,祖籍是海南,到法国三十多年,虽然法语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张先生告诉我们,在家里还是说鸟语(海南话),会朋友还是讲普通话。他的车是一个新的毕加索,我告诉他,这个牌子的车在中国武汉也有生产,价格比这里便宜,他表示惊讶,但是,总不可能从中国买了运来呀。在巴黎,三年要换一部车,只能跑二十万公里。三年换车,说明这里的生意还是可以的。不过,在巴黎开车不易,首先是语言,世界各地来的人,开出租要什么语言都会一点,特别是法语和英语。巴黎的路太复杂了,就是张先生这样的老巴黎,现在也不得不有时要靠GPS,这样才能在密如蜘蛛网的巴黎老街上找到目的地。张先生说,巴黎永远是个迷,永远有老的问题和新的名堂出现,只能去适应它。
巴黎的夜游,最好的方式是在赛纳河上坐船夜游。赛纳河日夜奔流,游客也日夜不停地来访。十月一日夜,本来天有小雨,以为夜晚不会有多少人乘船夜游,可是到埃菲尔铁塔下的码头一看,呵,人群堆集!这天的埃菲尔铁塔也分外妖娆,欧盟的十五颗星悬挂在铁塔中部,蓝色的射灯把整个铁塔照亮,好像一位身着曳地长裙的淑女。两岸的泛光映射在赛纳河上,河水泛着银浪,别有风韵。这游船是透明顶的,它踏波而行,沿途播放轻音乐,每经过一处名胜时,座位边的耳机都传出详细的讲解。耳机里有8种语言,其中有汉语,这使我们听起来很受用。还有,当讲到沿途的拉丁区和国家美术馆时,也不忘把赵无极、朱德炳等旅法华人艺术家,与尚塞、莫奈等法国大艺术家一起介绍。当然,最后的落脚,在于正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巴黎,使得这些艺术家获得了创作灵感。这样的解说,有一种法国式自我表扬的狡黠。
到法国,肯定要去凡尔赛。
凡尔赛宫,法兰西的骄傲,世界皇宫之星。
非常有意思的是,法国人鼓励以多种方式去凡尔赛,特别鼓励骑自行车去。为了表示这种鼓励态度,他们甚至允许自行车搬上由巴黎到凡尔赛的旅游火车。毕竟巴黎距凡尔赛较远,一般人如果骑个来回可能就体力受不了,而让自行车上火车就解决了骑车体力不支的后顾之忧。这火车本来是漂亮的双层旅游车,但沿途都有大人和孩子带着自行车上上下下,自行车停放在走道里,来往的人并无抱怨,这也成为法国人在交通上体现自由和多元的一道风景。
凡尔赛宫是被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以及他的后代建起来的,其建筑装饰之精美豪华,实在是登峰造极。不仅宫殿宏伟,而且花园巨大,花园里还有人工运河,当年王室甚至兴师动众,在运河上布置了十几条配备了大炮的真正的战船,以炫耀皇威。这一切,都足以让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感到视觉上的受用。
不过,这次我在凡尔赛感到最为震惊的,并不是宫室的恢弘和绘画以及珍宝的精美,而是进宫门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发光塑料雕塑突出摆放在广场正中,造形是四个气球扭成麻花状,加上一个小翘角。这种雕塑与古老华美的凡尔赛宫形成了极大反差,显得非常不协调。
这是美国超现代派美术家杰夫?昆沙的作品,这位美术家以超级大胆闻名,在他的手下,连汽车轮胎和家用吸尘器都可以作为雕塑用材,造形更是前卫大胆到令人不敢想象。可是,以优雅和对本国文化十分自信著称的法国人,居然把一个美国超现代的雕塑家作品请进凡尔赛宫,太不可想象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法国人在凡尔赛的每一个宫室里,都突出布置了一件杰夫?昆沙的作品。杰夫?昆沙是以创作数量巨大而闻名的,他在疯狂状态下几乎是信手而成的作品不计其数,而法国人很耐心地选取了他的很多作品,逐一陈列。我在宏伟的、陈列了路易子孙肖像的大厅里,看到杰夫?昆沙用塑料做成的一个红色大龙虾从天花板上倒吊下来,那个龙虾以我的观点看,除了逼真外没有任何艺术特点,但也许就是龙虾从天花板倒吊来下,算是个创意。更可抿嘴而笑的是,在皇后的寝宫里,与宗教绘画相映的杰夫?昆沙作品,居然是用四个家用吸尘器组合而成的超现代雕塑。好了,至于其它作品造形创意如何,可以推想了,我看到了小美女推肥猪,几个用救生圈做成的乌龟,人与猴子抱着嘻戏,还有一个5米直径的光亮凸形铁皮圆盘,上面除了有一些凹槽外什么也没有。真是信了他的邪,却被在凡尔赛宫里捧得这么高,也真是匪夷所思。
法国人是很细致的人,不仅陈列,还在供每个游客使用的耳机里,不厌其烦地介绍杰夫?昆沙的作品。法国人对杰夫?昆沙的这种特殊优待做法,是有历史传统,也有这么多看起来没有什么艺术含量的东西现实原因的。因为凡尔赛宫不仅是传统艺术品陈列的地方,也是鼓励创新之地。凡尔赛宫的艺术家们告诉我们,凡尔赛正是收集了当时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和最前卫的作品,才成为今人激赏的艺术殿堂。而现在,凡尔赛宫在新的时代,把目光投向前卫型的杰夫?昆沙,没准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又会成为后代欣赏我们这个时代艺术风采的个性之作。巴黎人有这个眼光,他们在自由的艺术天地里进退自如。想一想也不奇怪,当年卢浮宫在请贝聿铭做新馆扩建设计时,万万没想到贝聿明会端出一个玻璃金字塔来,这个标新立异的玻璃作品,与古老的卢浮宫传统风格,贯穿了新与旧之间的有机呼应,也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照。这种艺术上的杂烩作法,在巴黎见多不怪,是不是法兰西精神的写照呢?
行将离开巴黎之时,我漫步香榭丽舍大道。这条有人号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路,其实并不尽然。石块路起伏不平,有不少地方在翻浆。两旁的建筑远谈不上气派,当然,凯旋门是个例外。而且巴黎市政当局似乎对这条大道的管理太过于人性化。我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一是香榭丽舍大道两侧居然可以停放车辆,一排排小车面包车摩托车,就停在香榭丽舍最热闹的地方,我们非常惊奇,这样的交通大道,巴黎的门面,怎么能随便停放车辆呢?但是人家就是让停了。这也不怪,巴黎哪条街道不是被车停满,只留一条窄道通行?这就是巴黎,人与车互让共存的巴黎。
二是香榭丽舍大街有那么多的占道经营。在人行道当中,各个咖啡馆用花坛筑起隔断,摆起一排又一排座椅,占了大片人行道。当然,占道经营的都是咖啡店。据说,一个法国人一生要喝七万杯咖啡。没有咖啡的法国,那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在咖啡面前,巴黎市政当局让步了。我站在大道中段,以著名的奢侈品路易斯威登总部为中心,向左右两边数了一下,乖乖,几百米之内占道的咖啡店有6家之多。这也未免太过了一点吧,无怪大道上人车混杂,人行道上拥挤不堪,杂烩巴黎,又多一个例点。
杂烩,杂烩中显出个性,也许,这种城市特点使得巴黎充满魅力,也充满捉摸不透的地方。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作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腾讯·大楚网董事长。中国新闻最高奖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