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徐世兵:公共精神遭遇现实的尴尬

发布时间: 2010-09-07 08:5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今年五月份,武汉市免费公共自行车车胎被扎破253个,车链损坏826条,坐板丢失和损坏61个,站亭被砸烧48例。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带来绿色和便利,但同时也遭遇着种种无心或恶意的“伤害”。(9月6日《楚天都市报》)
  记者从武汉江岸一处厕管所了解到,从2月份到现在,全区99座公厕,公厕内的挂钩被偷盗500多个,水龙头基本上每星期要补1次。(9月6日《楚天都市报》
  免费公共自行车遭到无心或恶意的损害,站亭被砸烧,座板丢失和损坏,车胎被扎,车链损坏。公厕免费设施被盗,损耗严重,便后不冲,甚至跑到公厕里洗衣服洗菜。当免费公共自行车、免费便民公测等公益工程,便民工程以无比热情的姿态投向市民怀抱时,却遭遇了现实的尴尬。作为免费公共产品,公共自行车在便民的同时,给我们出了一道重要的文明考题,也考验着城市文明和公共精神。
  从免费公共自行车和免费公厕受损情况来看,大概源于两种伤害,一种是无意伤害,即“反正不是自己的,坏了也不心疼”,所以过度使用,无聊发泄,毫不爱惜。另一种是有意伤害。公共自行车挡住了一些人的财路,比如短途运客者、门面商户等,或有人直接偷卸零部件以生财等。
  面对这两种情况,前一种只能说,公共精神中的文明素养还有待提升,后一种的情况则是,在人人都在呼唤政府要为我们提供公共产品的时候,私利如何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为公共利益让步。我们的市民有没有准备好去适应和承担这种公共精神。公共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所在,但不等于与每一个人的利益与需求划等号。它常常需要与个体成员之间兼容,甚至互相让步。
  当公共精神遭遇现实的尴尬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培育我们公共精神,当然公共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时间;一方面需要在道德层面,对于那些指向性不明显的人群对公众德道进行教育、开展公共文明的思考与讨论;另一方面对破坏者进行惩戒,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世兵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徐世兵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