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时间是短暂的,日常的公务员与党政机关的节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公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的“三公”问题上,希望以节俭开“两会”的思路与举措对待平常的“三公”问题。
各级“两会”与党代会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会议,其影响已经不局限于中国。我与“两会”有不解之缘,今年开始当湖北省政协委员。我经历了“两会”从排场到节俭的过程。
这些天省“两会”的变化大家都有感受,除了早开车,不封路,无气球无彩旗无鼓乐队,减少自助餐菜品,无巧立名目的聚餐,用环保布袋之外,我还发现了无合影,无洗漱用品,无礼品等细节。以往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场面看不到了。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更加节俭一些,比如,住在洪山礼堂附近的代表委员,能不能取消大巴车,从洪山宾馆到洪山礼堂散散步也无妨。代表委员第一天下午报到,第二天上午只是省领导到代表委员驻地看望代表委员,下午才是预备会,这里我觉得完全可以再节约半天的时间。
记得有一年列席省人大会,在会前得到通知:武汉地区的代表不安排住宿,发一点补助,我当时觉得,这是很好的一种改革,没想到在会前的一天,临时通知取消这个做法,一样安排房间。在代表委员住宿这个问题上,我建议做人性化的改革:在武昌地区的代表委员只安排床位不安排单独的房间,因为大多数只是中午休息一下;在武昌之外的代表委员才安排房间,这样可以节约一大笔经费。
当然,目前该节俭的不仅仅是“两会”,“两会”的时间是短暂的,而中央的“八项规定”对所有的公务活动提出了节俭要求。日常的公务员与党政机关的节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公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的“三公”问题上,希望以节俭开“两会”的思路与举措对待平常的“三公”问题。当然,治理公车私用远远比“两会”节俭要困难得多,不信你在春节期间看看。我希望在“两会”之后,湖北实行更为严格的“三公”管理措施。
“捐出私物是行善,节约公物是积德”,节俭应该成为官员的一种基本美德。官员首先是合格的公民,要民众做到的,官员首先要做到。其实,官员与机关都有节约的空间,比如在出行方式方面,官方的要求是“一三五”,即一公里走路,三公里骑自行车,五公里再开车,我建议“三五一零”,即三公里走路,五公里骑自行车,十公里再开车或者坐车、坐地铁。自从地铁通车之后,我去汉口都是坐地铁。
到底官员应该如何节俭,我提出“行政如治家”的概念。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说你在家里是如何用空调、开电灯的,你在办公室也应该如此。机关墙上的“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我在十年前到统计局上班时,往往只开办公室一半的灯,很多人不习惯,现在机关里响应的人不少。2003年5月20日我到省统计局任副局长,在办公室坐了半个小时,车队的一名师傅就来报到,说是给我开车,立马被我拒绝了,我到一把手局长办公室提出“我要车改”。从此,“叶氏车改”取得了积极的影响,一年至少节约8万元。这些年来,局里先后有三位助理巡视员采用我这个方法。
在《论语》与《韩非子》等古籍中,记载了孔子讲过的一句话“政在节财”,现在看觉得很有道理,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节约财政,政府节约了,即使没有办好事情,老百姓也可以理解;政府办好了事情,又节约了财富,老百姓更是欢迎。最糟糕的是既没有办好事情,又挥霍财富。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叶青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