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社评:慈善,从私德走向公共责任

发布时间: 2013-07-02 08:3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企业行善的方式应该和企业家坚持的价值观高度一致,而非追逐潮流或者经营声誉,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企业慈善的质量和效果。再没有比把钱花在优秀的、有能力、有抱负的青年人身上更好的投资了。
  每年暑假,都有贫困学子拿着入学通知书为学费发愁。而每逢此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慈善助学行动也比夏日骄阳更为火热。“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失学”捐助活动,6月29日在新洲区启动。湖北祥和建设集团连续第7年“打头阵”率先捐款,72名员工现场捐款208万元,用于资助新洲区贫困大学生上学。(昨日《湖北日报》)
  高学费让不少贫困家庭陷入债务危机,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是寒门子弟坚守的人生信条。但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呼声,已经引发了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慈善助学,正是为这些寒门学子点亮人生的希望。
  财富来源于社会,理当反哺社会。被称为“为企业社会责任定下基调”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认为,企业行善的方式应该和企业家坚持的价值观高度一致,而非追逐潮流或者经营声誉,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企业慈善的质量和效果。他坚信,“再没有比把钱花在优秀的、有能力、有抱负的青年人身上更好的投资了。”
  慈善助学行动,就是一种对更美好人生与未来的“投资”。慈善捐助,看似是一种私德,在文明社会,实则已经上升为一种公共责任。社会财富如何再分配、再利用,体现的是社会的价值选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更多人机会、平等,慈善其实是补充了一些社会不足。武汉企业家喻友旺,19年如一日,行走在慈善之路上,捐助善款2100余万元,让4000多贫困学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湖北还有许多慈善家默默奉献,也都非常低调。在抗震救灾、资助贫困生、大病救助等公益事业上,频繁活跃着中国企业家的身影,自觉地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家的血管里,其实可以而且应当流着道德的血液。企业首先以产业创新、提供就业、提供商品服务来体现它的价值,但又不止于此。一个企业的价值在哪儿,物质财富固然是重要方面,社会责任感更是衡量的标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老板”,不能称之为企业家。一个仅仅围绕钞票运转而不是围绕社会运转的人,难说是真正的企业家。一些“老板”富起来了,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有的消费奢侈、生活腐化,社会财富聚集在他们身上,不仅没有实现再增长,更没有体现财富应有的社会价值。只图个人享乐、自我展示的财富观念,只能是简单、粗浅、浮躁的。
  财富文化、慈善文化是社会意识的反映,应当予以传导、广为传递。在中国人的传统想法中,财富要为子孙留着。但近年来,正如祥和集团上上下下的员工一样,中国的企业家和民众越来越热衷于慈善公益,这正是社会心态逐渐成熟的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识。因为,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只是物质的日益丰富,还有穷困群体所能感受到的人间温度。“死于富有是可耻的。”在金钱至上和道德危机面前,卡耐基当年的名言依然振聋发聩。在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有信仰”、“有责任”、“有温度”的资本,才能在社会财富的使用和分配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艾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金慧)
关键词:艾丹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