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空气污染,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减寿5.5年”,这则源于4位科学家报告的消息引发关注。环境部相关负责人10日称,上述结论缺乏实证,有失偏颇,没有大量样本得出这个结论不可信。(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说,学术研究,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以及各自设置的数据权重。所以,得出的结论恐怕也未必一致。环保部所称“有失偏颇”,也不能完全说没有道理。
研究人员称,“紧靠淮河的南北地区之间居民寿命存在巨大差异,后者居民比前者短5年半”,说明烧煤取暖所致空气污染是减寿的原因,还是有些像做推理,而不是科学实证。甚至说,有些“先得结论、再作研究”的嫌疑。毕竟,影响寿命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有空气污染,分析了那么多的数据、做了那么多调研,怎么结果恰好还是5.5年?
但你没做分析研究,也不能说这个数据绝对不可信。
其实换个角度看,得出减寿5.5年结论也好、7.5年的数据也罢,并非核心问题。核心的关键就在,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的确存在,污染诱发的各类疾病现象也的确存在。不能说,折寿“只有5.5年”就不重视,或者说“竟有5.5年”就该加倍重视。
环保部对结论、对数据提出质疑,甚至说要“建立暴露影响评估体系以准确界定污染的损害”当然有必要。怎样拿出强有力的措施、或者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回应人们关切则更有必要。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