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楚天金报:“讹人”事件,勿忘新闻伦理和司法责任

发布时间: 2013-12-04 08:1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3日上午,一组“外国小伙儿扶摔倒女子被讹”的图片被许多媒体转载。然而据记者调查证实,当事双方事发时确曾发生碰撞,该女子以受伤为由向对方要了1800元。(12月3日《法制晚报》)
  人群密集的现代城市,人们之间碰撞、摔倒,本属社会生活中的小事,但是,一旦被置于社会公德的讨论范畴,并经大众媒体传播,就成了公共话题,“小事不小”了。
  近年来,在各类媒体上,有关碰撞讹诈的事件似有增多之势。那么,这是不是真实的社会现状呢?或者说,因“讹人”事件之类引起的纠纷和争端能否代表道德的走向,从而得出世道下行、人心不古的结论呢?这是十分可疑的。
  人们之所以关心“碰撞讹诈”之类的新闻,除了对纷纭复杂的公共道德习惯性吐槽外,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源于对自身可能陷入类似困境的恐惧。因为大多数都市人,都有可能遭遇到碰撞风险,而一旦遇到较真、难缠的事主,特别是如果责任难以认定,很可能面临对方(多数情况下是老人)未知数额和不确定程度的索赔。
  事实上,在这种偶发在公共空间的碰撞事件,事发突然,取证并不易,而随着时间流逝,更易陷入扑朔迷离的“罗生门”。当法律遭遇取证难而难以厘清责任,人的道德风险上升,当事人可能面临相对弱势一方(如老太太等)无休止的索赔,这是人们最恐惧的。这种难解的局面,诉诸道德也是无济于事的。
  倘若司法机关难以短时间分清责任,则不应草率了结或“和稀泥”。公共媒体则应避免先入为主地做道德审判。事实上,在昨天早些时候,多家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纷纷转发了这则“外国小伙儿扶摔倒女子被讹”的新闻,舆论曾一边倒地谴责“女子无德”。结合现有媒体调查来看,虽然该女子未受伤而向对方要了1800元值得商榷,但当事双方事发时确曾发生碰撞,这也推翻了“扶摔倒女子被讹”的惯性认知。
  数年前被指斥为加剧社会道德滑坡的南京“彭宇案”,据《瞭望》新闻周刊披露,彭宇后来表示,当时他确实与涉事老太太发生了碰撞。可见,舆论和公众早已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的真相。但是,由于此前舆论基本已定性为“讹人”,后来的这些更正的声音力量式微,并未为大多数人知晓。
  这些“公案”和难以估量的后续影响足以带来警示。在事实调查和责任区分清楚以前,媒体应恪守专业和责任,不应受各种因素影响,将批评矛头轻易指向某一方,更不宜将一两起普通民事案件,误读成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
  司法部门则直接肩负还原真相、呵护正义的责任。在厘清法律事实前,切忌“和稀泥”草草了事。应进一步提高办案水平,独立公正地执法,惩罚恶人,守护正义,同时加大案件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将真相公之于世,还清白于当事人。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楚天金报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