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内有家医院,听上去是件便利生活的好事,但是,江岸区东方恒星园小区的居民,却因为小区内要开医院而十分烦恼,他们担心医院排放的污水,产生的辐射和垃圾,以及就医人群等,会对小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影响。目前,江岸区相关部门通过本报向小区业主承诺:“只要居民反对,医院就不能营业。”(5月4日 《楚天都市报》)
开建的时候力求低调,说明解释时模糊不清,一旦事情被发现,遭遇了反对,便暂时“按下不表”,然而,此前付出的成本,反复造成的影响,却都已无法挽回。无论是重新开始协商,还是就此半途而废,都让人觉得很可惜,很尴尬。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许多公共设施建设仍缺少发动公众参与的意识,所以,大到影响一地的化工项目,小到一家60个床位的医院,都可能遇上“建得忐忑,停得随机”的窘况,成为不愿沾手的“烫手山芋”。
如果做个民意调查,医院、污水处理厂、基站等公共设施该不该建,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肯定要建,而且要建好,看病就医,环境卫生,电话通讯,那都是生活最基本需要,但是,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附近。因为建造这些公共设施,必然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人流、垃圾、废水等有形影响尚且可控,而辐射、传染病菌等无形的影响,就让人生疑惶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实,居民们的心态很容易理解,生活环境至关重要,为此患得患失在所难免。邻近居民区的公共设施,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再到顺利运转,都离不开附近居民的支持和认可。施工方之所以偏爱“低调”开建,表面看上去是为了避免矛盾,但若心存侥幸,暗渡陈仓,忽视了公众知情和表达意见的权利,往往可能就导致矛盾的产生。
公共设施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众生活,完善城市功能。如果因沟通缺失,造成诚信透支,甚至引发冲突,其实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得不偿失。是以,无论是审批规划的相关部门,还是具体施工的建设方,在类似的项目建设中,应该重视居民与公共设施的互动,充分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感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便应建立诚信透明的沟通机制。在建设之前,须就各种公共设施的利弊,扑下身子,与居民坦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求同存异,力求趋利避害,争取达成双赢局面。开建前谦虚沟通,充分讨论,建设时方能高调大方,皆大欢喜。
稿源:荆楚网
作者:屈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