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楚天都市报:产粮大县为何多是贫困县
发布时间:2015-08-24 08:09:26来源:荆楚网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四分之三的我国800个产粮大县中,国家级贫困县却超过百个,贫困人口达3600万。粮食产量与县级财力“粮财倒挂”现象十分明显,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8月23日新华网)

  800个产粮大县,竟有上百个国家级贫困县,数千万贫困人口,这是令人警醒的现实。“粮满仓、鱼满船”,农耕社会对物阜年丰的描述,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因此,历史上鱼米之乡,多是富饶之地。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粮安天下、农稳人心”的认知,厚待农业与农民,向来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头等大事。中央更是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决策层面的重视,并没有有效逆转“粮财倒挂”现象。

  这至少说明,当下农产品的价格机制、农业生产的补偿机制,是有漏洞待补的。这里有三个层面:一是种粮的“比较效益”太低。随着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化,以及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务工的收入已经把务农的收入远远甩在后头。有关于此,看看当下的中国农村都是谁在耕种收获,就一目了然。农民接班问题,比农民工断层之忧,更为切迫。二是尽管农副产品对于CPI等指数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中国农副产品常年价格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无非是“价贱伤农”。三是种粮补贴虽是中央财政大手笔的“送温暖”,却也出现过于均衡、零打碎敲等弊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方政府来说,“产粮大县”显然不如“工业大县”更实惠。现实是产粮越多,财政越困顿。那么,它们因种粮而减少的财政税收和垫付的机会收益,则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渠道,给予适度补偿——既增强地方财力与发展能力,亦真正彰显“种粮光荣”之价值取向。

  更重要的是,眼下的中国粮食生产,也藏着不少看得见的忧思,比如2014年,算上大豆,和直接的肉、奶进口折算,粮食总进口量已经突破1亿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比重接近20%。而在近年的中国农村观察中,不少人也在警惕于农村与农业的“空心化”现象。

  应该说,解决这些问题,路径很多元,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种粮者得实惠、让务农者有尊严。只有大面积地粮食生产是令人骄傲的工作,农业、农村与农民,才会重返史诗般的田园生产。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邓海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