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要仿效澳门给市民发红包的做法如今有了下文,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向12。2万低收入东莞户籍人员发放红包。消息一出,民众好评如潮。
支持者众多,不代表支持的就是好事。民众对政府“散尽千金”的做法报以掌声,那是因为东莞市民即将成为1。2亿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没理由面对天上掉的馅饼摆手不接。可是平摊到每个人手上差不多一千元的红包真的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吗?恐怕不尽然。
我们可以理解东莞低收入群体的艰难处境:伴随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缩、美国反倾销系列活动升级、国家银根缩紧|、新《劳动合同法》和限塑令出台等一系列利空消息的扑面而至,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重要承载地的东莞市,纺织、鞋业、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正经历着破产浪潮的冲击。东莞经济的滑落,影响最大的不是流动人口,而是扎根当地的户籍居民。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外来务工者面对企业倒闭,可以较为轻松的流动到异地谋生,而当地市民的这种“机动性”显然要远远不如后者。因此,在当前持续走高的CPI压力下,当地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境遇可想而知。这也应该是东莞市政府决意下拨巨资,给12。2万收入东莞户籍人员发放红包的一个首要原因。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的亚洲经济已然站在新一轮金融风暴的边缘。东莞要想脱离经济熊市,遏制外企撤资,必将道阻且长。这时,人均区区千元的生活补贴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失去稳定收入来源的居民显然不是一个长效帮困手段。假如政府不把攻坚重点放在恢复户籍居民增加持续收入来源的“造血”功能上,一味的“输血”只会不断加重政府负担,并豢养民众的依赖心理,只恐日后“喂奶”容易“断奶”难。
我想,与其拿钱发红包,不如把这笔钱花费在促进就业和创业工作上,一方面建立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低价或免费吸纳户籍低收入人群学习深造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设立自主创业扶持机构,在资金、政策、手续、信息、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该群体中有一定能力和想法的人大力照顾;再者,放宽企业减税、免税待遇和土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此促进招工、用工数量,提升疲软的就业率,从根本上解决12。2万低收入人群自我“渔利”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陈晨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