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少国:对“见报有奖”的三重追问

发布时间: 2008-08-08 07:42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人民日报》200字4000元,《现代金报》300字3000元,《舟山日报》600字1000元……不要以为这是媒体的稿费清单,事实上,这是浙江某高校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而特别设置的奖励。据记者了解,这样的“奖励”在全省高校并非个案。(8月3日《现代金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上了报纸就奖千元,而且并非个案!乍一看这条新闻有点不可思议,然而,据报道,记者又了解到,不单本报有这种情况出现,浙江省内的其他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无独有偶,笔者此前就曾接到过一位朋友的电话,称能否帮忙联系一家县级新闻单位,报道一下几位大三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高校的如此“潜规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君不见,各大媒体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新闻报道,俯拾即是。问题是,如此“见报有奖”的“潜规则”还要“潜”多久?窃以为,此风当刹!
  其一、有悖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秀才”,瞬息万变的知识时代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知识分子。只有在大学期间多利用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尽可能地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这样大学生将来创业时也会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大学生也只有在亲身参加社会实践之后,才能更加明白自己未来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这样在大学时学习的动力和目的也就会更强,而这也有利于发挥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然而,“见报有奖”的社会实践除了教会学子们急功近利之外,其真正意义又在哪儿呢?
  其二、它助长了高校“借鸡下蛋”的炒作之风。原来,高校如此“重视宣传报道”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报道,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小分队还有专门的人员写新闻通稿,把每天实践的内容写成新闻通稿后发到记者的邮箱。而且,“为了让学生们顺利地找到媒体,学校还专门向学生发了新闻媒体的参考名单,内有40家媒体的信息,包括媒体级别、地址、电话等。”你瞧瞧,我们的高校就是如此培养学子们“曲径通幽”之灵丹妙药的!殊不知,如此一来,高校得以扬名,媒体也因此吃香起来。
  其三、“见报有奖”让媒体有涉嫌制造假新闻的可能。正所谓工作干得好,不如“舔油加醋”吹得好。吹得好,领导脸上有光,部门和单位的社会形象也随之树立。关键是年底先进部门、先进单位考评,新闻报道是个绝对的硬指标。既然如此,“见报有奖”还不简单:变着法子发一条“软”新闻不就完了!“软”到什么程度?那要看你高校“孝敬”媒体的轻重了。如此一来,假新闻就不难出笼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少国

(本文来源: 编辑:程评)
关键词:李少国;高校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