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铁:山寨文化会昙花一现吗?
发布时间: 2008-12-15 10:00 来源:
进入电子报
牛人老孟要办山寨春晚,与央视叫板。昨天,山寨春晚组委会共征集到700多个节目。老孟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明星总会走红”,山寨春晚为有才华的人搭建一个平台,能人不参加山寨春晚也有机会出名。(《京华时报》12月13日)
“山寨”,无疑是今年一个流行词汇,套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滴风行”。从起初山寨产品到现今山寨文化,可谓势不可挡、大势所趋。山寨似乎成为平民化、大众化的代名词。于是,山寨版明星、春晚、电影、诗歌、百家讲坛等等潮起、遍地开花。尤其在网络世界,山寨文化更是有大把大把的追随者。
不可否认,山寨文化的确有其生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而且它的确在解构或者建构某种文化。山寨文化,从其本质来看,应属于没有掌握文化话语主导权的人的一种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它似乎是对传统、主流、精英话语主导权的一种挑战与颠覆。
山寨文化之所以如此盛行,首先得归功于网络这个强大推手。由于网络无可比拟的“兼容并包”,进入门槛较低,再加上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等特性,直接导致传统意义上那种高、深、精文化向普通、大众、草根文化过渡。传统上,文化和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精英们似乎更具建构文化的能力,草根们自热也就被排斥在外。如今,纵观山寨文化,它似乎又创造了一种平等的话语发布平台,草根也有“发声”的权利。他们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时,也在建构着新的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时代上的一种进步体现。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山寨文化似乎越来越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相背离,甚至呈泛滥之势。因此,我们不乏看到一些庸俗、低俗的山寨文化现象。我们在为其匪夷所思的创意而拍掌叫好,甚至目瞪口呆时,也不得不令人为其命运、前景而担忧。
而一旦山寨文化为一些热衷名利、急功近利的人所利用、炒作,山寨文化的前景也就堪忧。尤其是在这个娱乐至死、山寨风行的年代,山寨文化本身恐怕也难以自拔。看看曾经红得不能再红的选秀节目,如今在荧屏上还有多少舞台?而其热心、狂欢、兴奋的观众,如今又有多少人去买它们的帐?在人们不尽的视觉、听觉、审美疲劳后,在不尽的乏味、枯燥、平庸,甚至是无聊、反感、厌倦后,山寨文化是否也会重蹈覆辙、步人后尘、打回原形,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吗?我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
如果眼下山寨文化只是依赖人们的眼球、猎奇、盲从等心态而博取其美名,而自身不去突破法律法规、创新、恶搞、低俗等方面的局限,其纯粹也只是一些人的自娱自乐、小打小闹。甚不客气地说,是一种扯淡。山寨文化也就是昙花一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流铁(湖南 研究生)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流铁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