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铁:我赞同优先安置贫困生就业
发布时间: 2008-12-17 10:23 来源:
进入电子报
陕西省人事厅在日前下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意见中指出,将为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设“绿色通道”:在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的情况下,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可优先安置县区公职岗位。(《中国青年报》12月14日)16日,谢昱航老师发表《优先安置贫困生就业有损公平》一文,认为“以照顾贫困家庭来损害就业公平,同样不可取”。
对于谢老师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个人倒挺支持陕西省人事厅下发的有关意见。
首先,对此行为,我以为政府没有损害公平。就如谢老师在文中所说那样,“现在毕业生找工作,找关系托门子很普遍”。的确,与那些有关系门路的毕业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就业更不容易。因为缺少人脉,他们不像那些依靠“父亲就业”的学生,顺利就业。既然社会存在这种不公平现象,此次陕西省人事厅出台照顾贫困大学毕业生的措施,是不是可以看成是对大学生就业不公现象的一次矫正、平衡?或者一定程度上是在弥补由于就业不公而导致结果不公所产生的社会“裂痕”?这不也体现一种平衡、公平意识么?
其次,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不容易。他们中大多数人也许早熟,从小就体味到父母的艰辛,分享着父母的忧愁。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后,很多人也一直默默努力。看一看中青报近期举办的一个“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的征文活动,读一读那些贫困生的文章,真为他们的经历而心酸、感动。如果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贫困生仅由于没有关系,而得不到自己应得的工作,那他们自己、他们的父母及“江东父老”会是怎样一番滋味?而且解决一个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也许就是在解决一个贫困家庭的大问题、潜在问题。意义不大吗?
况且陕西省人事厅表明是“在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的情况下”,贫困毕业生方可优先,其前提可不能忽视!如果“优先安置贫困生就业有损公平”,那么在近期由于受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弱势群体,我们国家说要多多给予他们关注、帮助,这算不算有损公平?
其实,贫困大学毕业生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份子,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给予他们关注、照顾,更是彰显政府的一份责任、关爱。的确,一个好的政策应该确保公平,并服务于每一个个体。然而,由于弱势群体往往缺少话语表达权,或即便“发声”,但由于一些原因,其利益往往被忽视。而且这些年来,我们社会一直在提公平,但很多时候,我们社会似乎并没有朝着人们的期待,而有大的改观。因此,在此情形下,我们更需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多去倾听、关注、重视他们。帮助弱势群体摆脱他们的局面、生存状态,也是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性!
稿源:荆楚网
作者:流铁(湖南 研究生)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流铁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