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成浩:凭什么只给公务员发住房补贴

发布时间: 2009-02-05 17:39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据2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公务员称文件规定,补贴金额为2800元/m2。 按科员的最低补贴标准65m2计算,也有可能获得15万元以上的补贴。过不了多久,上海部分公务员或将领到10余万元的住房补贴,这也是2001年以后,上海再次发放公务员住房补贴。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处了解到的消息。
  此新闻一出,即刻遭到了网友的反对和质疑——凭什么只给公务员发住房补贴?笔者不由想到前几天关于养老金改革的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公开后,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养老金改革为什么没有公务员的份?公务员岂能成为养老金改革的特殊者?改革设计者为什么总是不愿从自我改起,做好表率作用……
  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更让我们看到了某些决策者的“对下不对上”的思想——像涨工资、发住房补贴等好事总是先从自己开始,而像改革养老金、裁员减薪等坏事却总是和自己无关,降薪减员那只是企业人员、事业单位、农民工的事情。
  笔者认为,现在给公务员发住房补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当前金融危机日益蔓延和加深的环境下,大量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很多企业又面临着裁员减薪、国企高管带头大幅降薪,国家财政也日益吃紧。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公务员工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第二次发放住房补贴,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根据资料,目前上海的公务员总数有七八万,就算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房贴,金额也将达数亿元。这无疑会增加上海政府的财政负担。难道上海公务员就不该为国家财政减轻一点负担吗?
  其次,给公务员发住房补贴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去年,12月1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一些地方公务员纷纷加薪,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可以说,公务员一“薪”动,其他人员就“心”动。公务员不断地加薪、发住房补贴,而企业人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断地减薪、失业、下岗工人也越来越多。如此巨大的反差,势必造成非公务员的心理失衡,同时,也使得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社会分配越来越不公平。很显然,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实,住房补贴最该发放给那些事业单位、企业、下岗工人、农民工们,而不是公务员。可以说,在很多地方,事业单位、国企员工以及社会上其他单位员工,根本就没有住房补贴,并且他们的经济收入更少,买房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公务员不仅有着稳定的工资,还有大量名目繁多的津贴、补助等隐性收入,甚至有的公务员单位还发福利房。
  上海公务员究竟该不该发住房补贴,不应由某个决策者说了算,而应由纳税人说了算。不知,上海准备给公务员发放住房补贴之前,经过纳税人同意了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成浩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张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