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中美应联合“消除饥饿”
发布时间: 2009-11-17 16:2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有人说“经济不说谎”,我看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刚有所缓解,马上就有人出来继续说谎了。实际的情况是,经济指标及经济专家经常说谎,而肚子不会说谎。粮食安全和饥饿问题,是影响人类和平稳定发展的最基本问题。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说,有关分析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将达到10.2亿,是历史最高纪录。但与此同时,各个方面提供的粮食援助数量却处于近20年来的低谷。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罗马当地时间2009年1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什么开始24小时绝食行动。当然,这是秘书长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早前一天已进行的24小时绝食行动,并以此呼吁全球行动起来消除饥饿,表达国际社会对全球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十亿多人口的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干事绝食,是联合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这是迪乌夫上周发起绝食号召和网上“消除饥饿”的全球请愿行动的最新消息。
全球仍有10亿多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死去,其中,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饥饿人口最多,约为6。42亿。这个联合国最新数据令人吃惊,因为我们这些年来最多听到的是非洲饥饿新闻,而非亚太地区的。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领导正在北京会晤,中国领导人是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而美国领导人是在前不久自喻为“首位太平洋总统”的奥巴马,或者按照美国驻中国大使馆说的“欧巴马”。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饥饿人口最多,约为6。42亿,是“太平洋总统”奥巴马面对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即“太平洋警察,管的够宽的”,虽然有些嘲讽,但是面对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问题,我们还是欢迎奥巴马这个最新头衔的,也许有人希望奥巴马也能表示一下比如绝食一天,但他任美国总统以来消瘦很多,要求他绝食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人们希望他能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重视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国经验,能与中国联手解决亚太地区的饥饿问题。当然,人们不会忽视其他地区的饥饿问题。
对于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因素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古今中外人类都经常遇到,中国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至今未中断的奇迹,除了中国远古以来以人为本统治传统以及中国特有的至今仍然发挥特殊作用的神奇的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外(比如应对甲流,中国普通百姓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中医方法和服用中药),最大的原因就是粮食安全方面的中国经验。
中国最近几天正处遭受近半个世纪以来范围最大的寒潮袭击第一波的尾声,中国大陆局部受灾严重,主要粮食产地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损失。气候变化给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带来挑战,给中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带来挑战,这个挑战将是长期的,正常的粮食生产储运加工分销都会接受考验。不过,这些情况还不太糟糕,因为我们有“中国经验”。
现实的中国是亚洲乃至亚太和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仅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人权保障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同时,中国也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贡献宝贵的中国经验。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说,中国在粮食方面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中国过去曾经是需要世界粮食计划署帮助的受援国,而现在中国每年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为其他国家提供大量援助,为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16日至18日在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部召开,此次峰会的关键词是“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会议旨在促使国际社会就消除贫困和饥饿现象达成共识,而增加农业投资则是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不过,我认为,包括中国长期有效的粮食生产储运分配分销经验、土地制度科学种植以及稳定的市场物价制度改革经验和长期的计划生育经验,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当然,中国现实问题也有不少,中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中国经验认为都是必须的,这两个中国古语作为中国经验的精华可以在应对全人类“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中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粮食不应被当作武器,不应被不恰当的国际财团垄断。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和饥饿问题,中美合作应对正当其时,因为美国有美国优势,中国经验与美国优势结合起来,并与世界饥饿地区实际需求及长远规划相结合,可能是我们最好的长期选择。比如联合国安排各有关国家地区接受粮食援助时,可以同时安排来自中国等地的专家考察和咨询。
中美应联合紧急采取“消除饥饿”全球行动,特别是亚太行动,这也是开启并实现胡锦涛主席主张的建设和谐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与全球特别是中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行不悖,因为如果不消除饥饿,继续失衡和不公平的发展,将加大改善气候变化原因的难度,更不用说饥饿可能带来的暴力了。
中美两国的有关部门已签署中美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并且正式启动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希望中美两国也能联手在“消除饥饿”全球行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联合国框架内,中美两国可以共同出资,分别在中国美国设立全球永久粮食安全并永久消除饥饿研究与行动中心,并支持在世界各地成立与当地行政和科研部门联合成立相应的有实权的机构。
在解决全人类“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方面,中国不但有长期的“授人以鱼”同时“授人以渔”对外援助经验也有意愿,也愿意推动一切有利的行动,包括中美合作,因为中国有“为人民服务”和“为人类服务”建设和谐人类的美好愿望,就看美国的意愿了,特别是“太平洋总统”奥巴马或欧巴马的意愿。
中国领袖有建设和谐美好世界理念,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人类服务”的广如浩瀚的太平洋一样的伟大胸怀,而不是“领导全球”的企望,来自美国的“太平洋总统”有吗?我想会有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人类服务”是全球和谐发展的前提。全球领袖们不但要倾听各种呼声,更为重要的是正确回应,作出恰当的有长久意义的积极服务安排和主动服务行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人民服务”不但是新中国一个国内的口号,也是面向全人类的口号,六十年来的新中国外交历史表明,“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已经成为“为人类服务”的中国全球行动。而“领导就是服务”,则是一个近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受欢迎,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一地方一领域的具体体现,比如谨慎务实。
就在刚才北京时间2009年11月17日中午,中美元首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我注意到中国元首讲演用词很周全且谨慎,很实际很务实,而美国元首的讲演就有些虚,仍然很空洞。比如胡锦涛主席提到深化中美农业等领域具体的合作,而奥巴马则又拿出“太平洋警察”的劲头提到“美国也支持中国政府和达赖喇嘛代表之间对话的早日恢复”,以及什么“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已经采取的旨在缓和紧张局势和建立台湾海峡两岸的联系所采取的行动表示称赞”。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这种用词说法不是直接与“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定”表态相矛盾吗?说到西藏和达赖,与台湾事务一样都是中国的内政,奥巴马凭什么指手画脚呢?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受害人之一,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仙逝前最大的愤怒,是美国政府至今没有为对钱老施以的粗暴违犯人权的迫害行为道歉,奥巴马还不如趁来华机会向钱学森道个歉,这才是真正的“CHANGE”,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欧巴马,或者奥巴马,如果真想做“太平洋总统”,就来点实际行动吧,亚太地区约6。42亿的饥民肚子不会说谎,中美应首先联合在亚太“消除饥饿”,而“消除饥饿”应该是无条件的,这才是负责任的美国应该做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晶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李晶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