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王庆峰:临汾并未遭遇真正的“误读”

发布时间: 2010-09-10 15:1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日前,美国《赫芬顿邮报》发表文章评出“中国临汾为世界9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首”,临汾市委书记谢海8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称,“临汾环境外界误读最深,其实临汾人民早已呼吸上新鲜空气。”(中新网)
  读罢新闻,心中升腾的第一个疑问,便是关乎污染真相。因为指责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抗议也从不会无理无据,而外媒和临汾数据、图片的出入,也不过是各耍嘴皮的虚晃招式。真相,从来不靠打打架、斗斗嘴的解决或言和,对于今天的临汾,亲历比什么途说都重要。
  评选临汾为严重污染城市,《赫芬顿邮报》并非唯一,此前,临汾还上过美国权威杂志《国家地理》《大众科学》的“污染评选榜”。而临汾控诉“最深误读”的理由,则是基于中国权威部门的数据统计,比如环保重点城市排名较2005年前移84位等等。双方看起来都挺严谨、都挺权威,但这样一次“误读”的深刻寓意,怕不止是“污蔑”或“事实”的浅层认识,它带来的最直观改变,是临汾环境已然成为舆论方向和公众焦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误读”不是坏事。我们能看到的结果,无非有二:一是外媒偏离事实,如此形象遭遇质疑,而临汾亦可以解气正名,脱掉“黑帽”;倘若临汾真有其事,面对公众压力和职责,地方势必也会加大作为,如谢海所说的“奋力打好环保硬仗”。剩下的,就是第三方调查的介入,如此,方能揭示真相,然后付诸于后续机制。
  临汾的抗议,除却这些“证明清白”的表象,却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误读?相较于很多追求“带血GDP”却在外界拥有良好口碑的中国式“误读”,这更具有省人深思的价值。
  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误读,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比如隐瞒和造假。地方靠卖地发财,对外却坚称第三服务业;而曹操墓和“周老虎”,被解读为真品却都有一年之久……如此迷恋于维护地方利益,并造成公众“误读”的闹剧,吾国并不少见。黑的说成白的,死的变成活的,在众多的“误读”解释里,这算是最有毒害的一种。
  临汾所受到的“误解”,遑论真假,本质上却有益无害。然而它所撕开的画皮,却有着赤裸裸的参考价值:我们总喜欢颂歌赞辞,而那些“苦口良药”,却常常被作为敝屣弃之,而临汾之义,就在其中。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庆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王庆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