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位县委书记日前向媒体倾诉,他为了应付各级领导和各类检查,一晚上竟然马不停蹄地陪了八顿饭、喝了不知多少酒。对不少基层领导整天陪着上级领导检查工作、陪着汇报工作、陪着吃喝玩乐的现象,人们称之为“三陪”。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人们称之为“三同”。(4月12日 人民网)
我是很同情这个县委书记的。如此陪餐,一晚上的折腾,岂非人过的日子。所以,领导表面上风光,群众总是对于公款吃喝义愤填膺,却不知,这里面不但有纳税人的点点心血与付出,也有那些为之奋斗的领导干部们革命小酒天天喝,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的不足于外人道的酸楚与无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领导干部而言,这吃饭有时也事关国计民生,事关GDP,事关领导们头上的乌纱。所以,领导的吃饭也是可以与天公试比高的。老百姓对于公款吃喝反感,领导们不知情吧,非也,非也,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而已。所以,有时只好装糊涂,那叫揣着明白装糊涂。咱们得理解万岁。
咱们其实也怨不得这县委书记。可以推之,能让这县委书记一晚奔波陪餐八次的都是些什么主儿。恐怕不是书记的顶头上司,就是上级那些得罪不起的部门,或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们,或是抹开面子相互有求的铁哥们之类的。所以,县委书记吃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生理需要,而是一种官场的生态需要。吃不吃已非个人喜好,而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官儿竟在酒场上壮烈了。酒场如战场,酒风体现党风,此言在某种程度上并非虚言。
再则,县委书记一晚陪八餐,也是两情相悦之事。虽然书记如蜻蜓点水般赶场子,但陪的与被陪的一定会感到给足了面子。中国人向来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书记既要面子,那么受罪也就成了必然。怪不谁,怨不得谁。领导们成了“三陪”,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再苦再累,也得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书记即使是铁打的身子,一晚八陪,恐也难以承受。所以,若再要求书记们经常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三同”,恐也勉为其难了。三陪多了,三同必少。三同多了,与群众的距离近了,三陪必少。三陪与三同,谁取谁舍,全在领导屁股的方向上。坐在群众的板凳上,三同自可不忧,反之亦然。
想起了这几日网上热议作“十戒书”的县委书记,与此一晚陪八餐的县委书记两相比较,同为县委书记,这差距咋这么大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白说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