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廖保平:大学生暗访治庸有何不可

发布时间: 2011-05-04 15:4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山东德州市宁津县自去年5月底针对政府人员刮起治庸风暴,当地纪委部门在全县轮选人际关系简单、对工作充满激情、参加“三支一扶”的外地刚毕业大学生,配备暗访仪,在全县各机关、乡镇暗访。至今,查处64名工作人员,其中辞退2人、撤职1人、调离工作岗位1人、待岗培训9人。(据5月4日《山东商报》)
  在网上可以看得出,对宁津县的做法,人们质疑反对的声音远大于肯定支持的声音,原因无非是说靠大学生暗访治庸不可靠。可不可靠,需要用实践去检验,现在,宁津县不但实践了,而且实践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至今,查处64名工作人员,其中辞退2人、撤职1人、调离工作岗位1人、待岗培训9人。这说明是可靠的,至少是有一定可靠性的。人家都已经用实践证明了可靠性,而一些人偏偏据“理”而争,认为不可靠。那么,我们还相不相信实践检验真理的重要性?还是说,我们已经患上了怀疑抬杠症?
  对于一种政务行为的评价,不应该立场、情绪先入为主,而是应实事求是。宁津县聘大学生暗访来说,政府并没有说这是治庸的唯一办法,也没有说靠这个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而是多种治庸手段的一种。既是手段之一种,而且又有一定成效,为什么不用?
  或许,反对者觉得,暗访是可以的,但不应该靠刚毕业的大学生来暗访,而是发动群众来暗访,或是发动群众来直接监督。问题是,大学生,哪怕是“三支一扶”的外地刚毕业大学生,难道就不是群众吗?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最有力的、最公正的监督,是监督者秉持公正,监督者与监督对象没有利益关联,或利益关联越少越好,这样,监督者才不会怕出头,怕得罪人而明哲保身,不敢监督,或搞表面监督。而“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在当地服务2到3年后将另谋他路,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缺乏紧密的利益关联,这难道不是很好的监督者吗?把适合监督的人放在监督的位置上,“对工作充满激情”,有何不妥?
  其实,挑选大学生暗访治庸,是“次优选择”,他们未必就比群众监督得更差,因为群众是相当宽泛的,有很多群众跟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有紧密的利益关联或利益矛盾,有利益关联的,监督起来难以生效,有利益矛盾的,监督起来容易变成公报私仇,都不符合正平公正的监督要求。大学生暗访监督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还不至于被一些人评价到十分不堪的地步。我们还记得,2009年,甘肃省威武市凉州区公检法系统举行竞职笔试中,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虽然此举颇具讽刺意味,但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残酷现实时等而次之的选择。
  应该说,政府工作人员形成庸、懒、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之相伴的是,多年来,治庸风暴刮了一场又一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要说在治庸过程中一点经验教训都没有积累,也说不过去,聘请外地刚比业大学生暗访,配合治庸,应该是多年治庸经验教训总结之后推出的办法,是有比较之后的选择,不是为了好玩。
  当然,靠大学生暗访就能够从根本上治庸,这个谁也不敢打包票,在治本之策没有找到,或是找到了一时半会不敢下药,怕副作用太大的情况下,或者另有他因,总之,不能眼看着政府工作人员拿来纳税人钱不认真干事,一直这样庸、懒、散下去吧,哪怕有一点治标的行为,也比毫无作为要稍好一点,可以安抚一下我们纳税人那洼凉洼凉的心啊。
  稿源:荆楚网
  作者:廖保平(作者系长江商报评论部主任)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廖保平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