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南时报》9月28日 “把路洗得像狗舔过一样干净”是江岸城管环卫作业的最高标准。昨悉,在武汉各区洗路大排名中,江岸城管因将城市道路清洗得最为干净,不仅在8月份的大城管排名中得到加分,还获奖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冲洗车。据江岸区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称,从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7点,冲洗时,每一条道路,他们都要冲洗至少5遍以上。
政策量化本是好事,可以明确考核任务,也可以量化责任,一举两得。平心而论,武汉江岸制定“狗舔的标准”,有一种以成人思维挑逗儿童神经的感觉:问题很简单,但是无厘头。若说其不严肃,然而这个标准确是江岸城管环卫作业的最高标准。本来,将道路打扫干净,是相关职能部门尽职的表现,“狗舔的标准”之所以挑逗神经防线,是因为这样的比喻有侮辱劳动者之嫌,值得反思!
“把路洗得像狗舔过一样干净”,这一武汉市城管环卫作业的最高标准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狗舔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可谓不严,倘若真能达到此标准,行走马路的百姓少了些灰尘污染,自然要叫好的。可偏偏质疑声四起。为什么群众不领这个“政策情”呢?问题大概就出在“狗舔”这个标准上。其实我们没必要为一句玩笑话较真,但新闻中还是有耐人咀嚼之处,扫马路与“狗舔”本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为何搅合在一起?为何提出来的标准不是“镜子的标准”?人干的事情与狗何干?
“狗舔的标准”是否纸上谈兵?还是挑逗神经?针对公众的疑问,武汉市城管局新闻办相关负责人回应,那是一句玩笑话,“我们对作业工人要求是要有像在家里做清洁一样的工作态度,强调的是态度,而不是真的用‘狗舔’来衡量”。当然,即便没有这番解释,也没有人会傻到真的那么以为。既然该标准只强调“态度”,那为何又要和“狗舔”联系在一起,这多少有点嘲弄人的感觉!其实这种自弹自唱、自圆其说,但实际行动并不能完全落实或根本就不落实的管理和行事方法,公众已屡见不鲜。
总而言之,标准是刚性的,要保证其有执行力,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在起草或出台法规的时候,秉持严谨、科学、可操作的原则,来不得半点“玩笑”,更不能挑逗公众神经和识别能力。
由此看来,标准规定真不能成为易碎的花瓶,“狗舔的标准”也不应是玩笑的标准,有关部门还要举一反三,少点无厘头,多点务实……
稿源:荆楚网
作者:醉江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