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在作风提升建设上探索的新路子,很值得全市各单位借鉴和学习。” 据悉,今年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行政无为问责办法(试行)》,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7类34项“无为”行为纳入问责范围。接下来这一办法将会在深圳全市实施。(10月11日中国新闻网)
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但是基于各种原因,当前一些地方、部门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蔓延等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一直以来的干部作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毫无疑问类似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在各级党政部门依然存在。特别是老同志、老干部最容易出现不作为、慢作为,而年轻干部则容易犯乱作为的错误。深圳市宝安区出台《行政无为问责办法(试行)》,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7类34项“无为”行为纳入问责范围,是在更深更广的领域上对干部作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宝安区这一创举,不仅会在深圳全市推广,还会在全国各地,各级党政部门推广开来。
干部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改革发展事业兴衰成败。笔者相信,随着干部作风建设领域的不断加大加深,措施举措的不断增加,各级党政干部的作风将会出现大的改进提升,干部形象将呈现更加良好的风貌,事业发展也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稿源:荆楚网
作者: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