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到某地方政府部门办事,发现这个部门的好几位工作人员不在岗位工作,经打听,原来是一部分人到村检查工作去了,还有一部分人正在陪同上级部门的检查组开展检查活动。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时值年终,基层单位的各项工作正处于冲刺和“收口”阶段,各项检查、督办、巡视、考核接踵而至。诚然,上级部门到基层检查考评工作是为了掌握真实情况、发现解决问题、评出优劣高下、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工作发展,实有必要。然而,上级部门年底检查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每一个检查组或者是考核组、验收组下到基层多局限于看看材料、听听汇报、翻翻资料,并且都要查看相应的资料、台账、报表等文件材料,有的还需要基层单位派出相关人员陪同和接待。这种准备材料、陪同接待的工作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迎检单位忙的应接不暇,累的苦不堪言。因此,也就失去检查的意义。
检查要出实效,固然需要查阅资料,但更主要的是检查者要多看看第一手的“原生态的”现场资料,毕竟眼见为实,行胜于言。
笔者认为,解决此类问题,就要求各级部门要端正思想,狠刹形式主义的歪风。第一,不妨少点“预约检查”,多点“微服私访”,不提前打招呼,不透露检查事项,看一看被检单位的真实情况,听一听基层真实的心声;不妨少点“资料检查”,多点“实效过目”,不看开了多少会议、不看发表了多少文章、不看组织了哪些学习,而要到现场一线走一走,到百姓家里看一看,到大街小巷问一问;不妨少点“突击检查”,多点“长期帮带”,不要“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长期指导、不懈关注,不仅要做“查”的上篇文章,更要做好“帮”的下篇文章,确保查一次、帮一把、进一步。第二,尽力取消那些可要可不要、无实际意义的检查考评,从而降低检查的频率,进一步缩减行政成本。第三,严禁大搞迎来送往、铺张浪费,提倡轻车简从、“低碳”评比,从而,树立清正廉洁的检查考评新风尚。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海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