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打电话给失主的家人送钱包,却一再被误认为是骗子而挂掉了电话”。昨天,在青山红卫路派出所,找了整整一天失主的值班民警杨四发有点无奈。(汉网3月31日)
一位武汉民警给人家送钱包,却被失主一家人当成了骗子——虽听来有些吊诡,但这无疑是当下社会诚信缺失的生动写照。
诚信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论语·颜渊》篇中,有一段“子贡问政”。孔子告诫子贡:“一个好政府应该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子贡就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在对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信”字:“信”是本,没有“信”,一个政府立不起来;没有“信”,一个人也立不起来。
但曾几何时,“诚信”的大厦已经坍塌,诚信似乎也成了一个陌生的字眼。《新民周刊》曾做过一期关于“投毒时代”的深度报道:“大抵20年来,国人的食谱被投毒者悉心关照,红汞、二恶英、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抗生素、激素、农药……日饵小毒,循序渐进,西方称为‘慢杀拿破仑法’,本该速死的拿破仑因此而苟延了很长日子,死得不露形迹。”也曾有人笑言,都说消费者是上帝,可现在的“上帝”也不好当,每天都生活在“危机重重”之下,“地沟油、化学锅、皮革奶……”,不知何时会中招。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周老虎”事件、曹操墓之争、三鹿“毒奶粉”事件、肯德基“秒杀门”、蒙牛“诽谤门”、唐骏“学历门”、河北大学校长“抄袭门”,等等等等,多个领域造假丑闻频出,公众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诚信”的“受害者”。
于是乎,在受过多次“伤害”之后,许多人选择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相信“品牌”,不再相信权威,甚至不再相信公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武汉警方联系那位失主,他们家人都难以相信的原因之所在。一来,在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他们很难相信会有拾金不昧的好心人;二来,今天的警察队伍也是鱼龙混杂,像这样三番几次主动联系失主的好警察确实并不多见,所以他们选择怀疑,也是情理中事。
好在这位武汉警察不但不在意人家骂他是“骗子”,还打了20多个电话,才算让钱包物归原主,让失主一家人对武汉警方刮目相看,也给地方公权力部门加分不少。但必须看到,公权力部门需要多做、不断地做这样的“小事”,才能让社会慢慢走出诚信迷失的误区,走上“诚信为本”的坦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