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日报道,英国政府已承认,各家各户为了回收利用而辛苦分类的上千万吨家庭垃圾正被运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大部分最终进了填埋场。(4月8日新快报)
我们生活中俗称的“洋垃圾”,主要是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洋垃圾”入侵中国由来已久,从日用百货到电子产品,从医疗废物到工业废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如此多的生活垃圾如果一旦蒙混过关,会令中国本已脆弱的环境“雪上加霜”,一些地方的绿水变成死水一潭,被污染的土地也许几十年都恢复不了。
因此,面对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洋垃圾”的入侵,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打好“组合拳”,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去加以应对,坚决把让“洋垃圾”拒之于国门之外。
一方面,海关应发挥源头作用,完善防范制度,对进境固体废物加强管理,如设置废物通关专用通道,加强废物专用堆场管理,指定专人查验废物等;积极与国检、环保等部门“多方联动”,加强对进口废物的实质性检验、监管以及对散装废旧货物回收和生产过程的环保监督,打造多部门协作、全方位配合的进口废物管理体系。同时,要对不法商人与境外企业相勾结向国内输送“洋垃圾”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切断他们的利益链条,让他们无利可图。
另一方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进口属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者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用作原料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走私电子、服装等洋垃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5条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的将以走私罪论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海关、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要紧密合作,依法严处,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手软,打消某些国家的侥幸心理,让拒绝“洋垃圾”成为一种常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鲜明有力地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勿容置疑,建设“美丽中国”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管是金山还是银山,也不换绿水青山。我们在加强国内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同时,采取严厉措施坚决让“洋垃圾”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使老百姓在天蓝、山青、地绿、水净的环境下幸福生活。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长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