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75岁的张志远(化名)乘坐11路公交车前往医院,因心脏起搏器电量不足引发心脏骤停,情况危急之时,一车素不相识的乘客伸出援手,其中3名医务工作者紧急救援、公交车抄近道当起救护车。最终,老人在4分钟的紧急救援后醒了过来。(9月15日 华西都市报)
老人倒地,扶与不扶?帮与不帮?就在一念之间。一边是“扶不起”和“伤不起”的纠结,一边是道德与良知的驱使。多年以来,很多人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漠然走远,留下的却是老人孤独的身影和事后媒体的一片斥责声。生与死的抉择,容不得半点犹豫。留下,生命就有可能复苏;离去,生命就有可能结束。都江堰的这位老人是很幸运的,因为正当他与“死神”抗争时,三位素不相识的女子把他拉了回来,更让人感动的是三位女子竟然没有半点犹豫。
4分钟,在这生死4分钟里,两幅感人的画面激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画面一,当老人倒下几秒后,三位女子就陆续前来相救,她们配合默契,一人掐捏老人穴位,一人帮老人心肺复苏,还有一人急着打120急救电话。画面二,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剧。驾驶员开着公交车抄近路把老人送到最近的医院。4分钟,正是这生死4分钟,才为老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正是这生死4分钟,才把老人从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也许我们一生都不差这4分钟,但有时这4分钟却能给别人生的希望。三位女子在11路公交车上留下了她们美丽的倩影,这份美丽又何尝不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呢?其一,毫不犹豫地救人。没有半点迟疑,也没有纠结,更没有考虑结果,想到的只是在第一时间救人。与其说是她们勇气可嘉,还不如说是她们良知的召唤。若稍作犹豫,老人的生命就有可能结束。在生命面前,那些“神马”“浮云”又算得了什么呢?其二,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轻视生命的存在,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无所畏惧地闯红灯、跨栏杆,见老人倒下就避而远之,视跳楼者为作秀……,这些都是对生命的漠视。人只有战胜了自己的缺点,敬畏生命,才能懂得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才能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三位救人女子不正是这样的人吗?其三,对职责的坚守。三位救人女子都是医护人员,但她们有权利在公共场合不救人,最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事情恰恰相反,他们在公共场合伸出援手,说明她们不仅医德高,而且“人品”更高,这正是她们的可贵之处,不也是每一个人学习的地方吗?
怕的就是“扶不起”社会的良知和“伤了”公众的感情,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积极引导社会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生死时速”见证爱的力量,这样的爱又何不“放大”让它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任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