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开的“383”改革方案,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蓝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是建立廉洁年金制度。
廉洁金制度的建立,是为约束公职人员廉洁从政。通过个人缴纳、国家补助相结合,对大部分公职人员而言,例如一般的科级干部,个人缴纳加补贴部分到了退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多数公职而言,违反纪律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此制度颁布后受到人们的质疑,不仅仅是廉洁金制度不完善,更是不信任的体现。那么,到底是谁让这种信任动摇?
三公经费的公示需求早已有之,国家也在下大力气让单位将三公经费进行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确的账单,给群众一个更加明确的监督权限,让三公经费明确了,群众的信任度就提高了,对廉洁金的信念就更坚定了。
从报道中看,对廉洁金的不信任,还有可能来自于已有的不廉洁行为。相对于贪污所得,廉洁金似乎就是小巫见大巫,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能够有成本挑战廉洁金的人是很少的。如此,身在重要权利部门的领导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廉洁金信任链条的关键环节。
对公众的概念里,公务员福利待遇本就不错,加之廉洁金似乎有一半是奖励的行为,似乎成为公务员另一种福利的怀疑难免。但看待廉洁,不仅仅是从公务员的工资看起,更重要的是看对多数人的震慑作用,起到的社会效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弦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