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语文闹革命,参与者甚众。从提笔忘字、繁简之争至语文教材纠错,“没文化真可怕”的集体吐槽演变成改变现状的呼声。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是文化的强大,我们曾努力学习外语去了解世界,如今我们想花更多时间来了解自己。如果说以往的高考作文、新课标改革还只限于学界、教师及家长讨论,那么今年,“语文热”绝对称得上人人“重在参与”。(12月9日《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语文很忙。这种“忙”,已经从专业话语走向公共议题。当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我们忽然发现“原来我连‘扑热息痛’都不会写”;当“鲁迅的《风筝》要‘飞’出语文课本”的消息出来,微博、微信上诸多怀念鲁迅的段子此起彼伏;当“高考总分欲提高语文分值,甚或不考英语”的政策刚放出风,它波及到了具体的“在场人士”;当“人教版语文教材竟有30多处错误”被曝,更多人终于“坐不住了”……我们史无前例地关注中国语文,而不只是关注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
为什么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命运?这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命题。汉语言文字,是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古以来,母语教育就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承载着使一代代国人提升母语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历史使命。往大处说,可谓“仓禀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了,国人开始叩问本心了;往小处说,这是中国教育“重理轻文”的转身,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开始被社会所重估。
一者,关注语文,是关注中国教育取向的调整。以学科设置为例,1953年,中国高校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102种、理科16种,文科19种。到了1957年,在教育部的推动下,专业种类扩大到293种,其中工科194种、理科21种,而文科的种类不增反减少至15种。教育如何平衡好文理,虽然不能直接回答好“钱学森之问”,却也是关乎全局的核心命题。二者,关注语文,是冀望社会表达向人性与人本转身。一个社会的语态、一个时代的表情,在语言文字的字里行间氤氲洋溢。在人教版初三语文课本《泰坦尼克号》一文的对白中,就出现了“我爱你,杰克”这样的表白。语文无须假装不食人间烟火,更无须人格分裂地在时代背后上演高大全的戏码——这对于性灵的解放、对于权益与自由的推进,发挥了春风化雨的力量。
有人说,时代需要滋养心灵的语文。这个诗意的说法太过理想主义,一个时代的语言文字,不单单是表达工具,更附带了无形的规则与价值。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就逼着孩子假装“做好事”的语文教育,能教化出怎样的道德之花?底线的失范,秩序的逆转,固然有很多历史因素,但谁说隔靴搔痒又假大空的语文教育、不曾在这些问题与现象上雪上加霜呢?
都德的《最后一课》假借校长韩麦尔先生的话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好好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这话搁在和平年代,恐怕也算不得是盛世危言。珍视并构建新时代的中国语文体系,我们还刚刚上路。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