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是很稀少的,但目前从检测情况来看,广州40多所大学里面都已有了艾滋病感染病例,其中某大学甚至已发现感染艾滋病病例超过10例。这是比较高的感染率了。这只是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情况,也许这个数据还不完全。”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表示,“虽然目前大学生中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还不算太高,但发展趋势越来越严峻。”(12月23日人民网)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我们举起“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共抗艾滋 共担责任 共享未来”的口号,口号很温暖,却难以这么迅速地做到与现实的对接。
艾滋病,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努力,让所有人明白只要正确和艾滋病人相处,是不会感染艾滋的。但正是因为,艾滋病就现在来说还是不治之症,艾滋病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遭到不该有的歧视。至今,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生活在社会的阴暗处,独自承受病痛的煎熬。
病人本身就已经讳疾忌医,再加上艾滋病的特殊性,让感染人群不敢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治疗。导致感染者身心皆受折磨,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却不断在上演。
如今,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性观念的更加开放,艾滋病来袭,已然成为不可不重视的问题。此次,广州40多所高校,都检查出来的艾滋病病例,有的高校高达10例,更加向社会揭示了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的防艾,治艾问题的紧迫性。
从接收信息的便捷、及时、多维度来讲,大学生都占优势。他们是新媒体的忠实使用者,而新媒体传播知识的便捷性无可代替,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甚至会更多的大学生,在预防艾滋病上“失策”?
其中缘由,除了少数不知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性观念的开放,夹杂对性的好奇,造成的后果。大学谈恋爱已是常事,同样,大学生同居已成公开的秘密。虽然学校,更多时候,要求学生必须寝室住宿,严格的,还会施行严厉的每天查寝制度,但是,学校的管理,很多时候管不住学生们的步伐。毕竟,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学会对自己负责是不可逾越的责任。
管是合理的手段,但是,严格监管,管不住大学生对性的好奇。而这,至今,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中不涉及的概念。显然,性教育没有跟上大学生性观念开放的步伐,这两者是脱节的,而高校,是否应该考虑,补上性教育这一课。
另一方面,大学生一旦染上艾滋,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隐私外泄带来歧视,这更是他们最害怕面对的事情。由此,高校艾滋病的预防、治疗成为社会难题。
面对这样的尴尬难题,笔者认为,除了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宣传力度要加大,更重要的,是驱散大学生对性的好奇,正确认识自身错误性行为,会给自己到来怎样的危害。
高校是传播知识的土壤,倘若不能让大学生走出艾滋病的感染区,社会其他群体,该如何迈开向“零”艾滋前进的步伐?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荣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