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6日发布了联合制定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明确禁止收受回扣、收受患者“红包”等行为。(12月26日新华网)
近年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痼疾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期望,虽然主管部门为此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收效甚微。在一些医院,医护人员吃回扣、收红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有的医院还公然给各科室下达经济创收指标,完成有奖,完不成处罚。变相激励医生多开检验单、大处方,以增加医院收入,至于病人是否需要只有医生心知肚明。从而社会上才会有辛辛苦苦干几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忍,大病挨,得了重病进棺材等说法。固然有些偏激,但不无实情。这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导火索之一。
让人欣喜的是“九不准”明确禁止收受回扣、收受患者“红包”等行为,对违反者也有处理方法,确实是找准了看病贵的病根,就像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只等主刀医生动手割除病根,从而治愈看病贵痼疾。但是,笔者认为,还是别忙叫好,能否药到病除还有待时间来检验。不要怪笔者多虑,毕竟现实生活中,上级发文或出台法规早有先例,可在实践中出现中梗阻、执行打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破除看病难看病贵痼疾仅靠主管部门一个“九不准”规定就想根治未免是异想天开。因而我绝不是杞人忧天。
虽然“九不准”包括: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不准违规收费;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不准收受回扣;不准收受患者“红包”等。同是也明确了对违反规定根据具体情节实施相应处罚的标准。可以说可操作性很强。但是谁来主刀?靠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要说本身与各医院就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单就人情风和行政干预等就会使处罚打折,甚至不了了之。再说与公安、检察和纪检部门协调配合,现实生活中,人多乱龙多旱的事例还少吗?
再从通知来看,并没有对主管部门如何执行进行考核,也就说执行的好于差全靠部门自觉。这就容易滋生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甚至产生腐败现象。凡此种种,国家相关部门是否该有深思和配套措施呢?
一句话,规定好出,落实才是关键。千万别再沦为纸上的良方。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