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市副市长陈奕君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机废气整治工作会议上透露,宁波市政府明天将召开专题常务会议,审议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陈奕君在会上批评了一些企业家只知道赚钱、不知道社会责任的做法。(1月1日新华网)
陈奕君副市长在会上怒批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特别指出“有一些行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占了我们土地很大,几千亩,却没什么税收。这样的企业,要采取力度更大的限制措施。”
“占地千亩,却没什么税收”。陈奕君一针见血的揭示了某些合资企业的“真面目”。
合资企业常被地方政府“奉若神明”,为吸引其落户,极力在政策上给予诸多便利和税收上的优惠。比如“两免三减半”政策,合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2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可合资企业又给当地带来什么呢?除了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上交少得可怜的税收,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极不负责任的大肆排放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陈奕君副市长痛斥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污染企业是“连断子绝孙的钱都敢赚”,指出“对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要坚决淘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并劝告“企业家包括老外要讲点良心讲点道德”。听来让人拍手称快。
不过,笔者从陈奕君的话语中感到,她的气愤除了因为企业的污染行为,还在于企业的“低效益”和“没什么税收”。笔者想善意的提个醒:整治污染企业,切莫以税收为标准区别对待。
对低效益、没什么税收的污染企业,坚决淘汰是必须的。但有些高污染的企业,往往也是高税收和高GDP贡献的大户,地方政府常常难以硬得起手腕、下得了狠心进行整治,出于发展经济和政绩的考虑,对企业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屡见不鲜。环保部门甚至为这样的企业大开绿灯,善待有加。曾有环保局长用“水煮红小豆”的歪理为企业的水污染辩解,一时间听者哗然。
说污染企业连断子绝孙的钱都敢赚,也正是因为政府部门看在外资和税收的面上,放松了监管,助长了污染企业的胆量。倘若对污染行为管得紧、抓得严、罚得重,污染企业又怎敢如此胆大妄为。
整治污染企业,需要把握的标准是环保红线。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合资企业,不管是“低效益”、“没什么税收”,还是高效益、高税收,该整改的整改,该淘汰关停的一律淘汰关停,绝不手软,切不可以上缴税收的多少为标准搞区别对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勇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