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已经一年多,逢年过节送礼、迎来送往等不良现象的确少了,干部下基层的多了,老百姓也看到了中央整肃不正之风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但是记者在春节期间调查发现,个别地方的一些单位、个人仍然存在迎来送往情况,只不过形式更加隐蔽,专家建议通过建章立制和加强监督来刹住这股歪风。(2月7日人民日报)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树立了新党、政、民风。体现了党中央的辉煌成果,中央的一系列措施坚定务实、雷厉风行、大得人心。但是,个别地方的一些单位、个人仍然存在迎来送往情况,不仅送礼的地方发生了变化,送礼的形式也更加隐蔽。现在京东等电商推出的电子卡挺受欢迎,只要将卡号和密码通过短信或者邮箱发送给领导即可。某县一家农用机械配件生产商告诉记者,现在送土特产太显眼。这个春节,他直接送现金,领导送1000元,普通公务员送300—800元不等。“借着过年,去拜访一下领导,临走时给孩子留下压岁钱,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有的领导还将过年请客安排在企业,却从来没提钱的事。一位公务员也表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逢年过节总要“打点”一下,自己也会偷偷给领导送点什么,或者请领导吃顿饭,但是不敢去酒店,往往会到比较隐蔽的地方或者找个机关内部食堂。要杜绝送礼、收礼、让企业接待这些不正之风,就必须加大对政府限权力度,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对于送礼,从官场到民间,从少到多,从低端到高档,随时随地存在着,这在我国这样见面得拿见面礼的国家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要想从根源上遏制送礼的腐败之风,仅仅有八项规定是不够的,各地政府仅仅在门户网站上发布一条禁令也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禁令的出台是必须的,禁令的落实却是任重道远的,需要辅之以其他手段来促进和保障。
首先,禁令是规定,需要制度来约束。禁令出台了,如果被搁置或者被置若罔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到底如何执行,需要更详尽的规则和制度来细化。同时,对于不遵守规定者或变相送礼者,如何问责也需要明确,这样才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制度的实施。节日期间互相串门,互送礼品,是正常现象。而现在很多人趁着节假日把一些贵重的礼品经过一定的粗糙包装,达到掩盖行贿的目的,而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监督与取证都存在着困难和漏洞,所以,监督不到位,是阻止不了的。
再次,对于过节送礼的观念,我们要从思想上来根除这种观念。对于我国这样的人情社会,过节送礼是常态,不送礼反倒不正常,拜访同事,拜访领导,拜访长辈,都不会空手而去,对于这样的现象,得一点一点得从教育、以及我们的社会氛围来改善。
因此,对于各种各样的节日,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节日都发布一条禁令,来约束这个现象,对于送礼,我们需要多管齐下,从内到外,从习惯到制度,逐渐根除这种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领导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八项规定,体现的是社会管理者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与遵守,其意义不可小觑。正值春节之际,各级官员务必从“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认知高度,把狠刹“变相送礼”歪风视为党性锻炼的契机、作风建设的载体,切实落实到位。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强磊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