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本地人,是我自己摔倒的”,连日来,女子摔倒求助无人理的新闻持续受热议。今日,事发现场更多的细节被媒体披露:摔倒的郑大姐不停呼救,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才有路人过来提醒,你自己没有手机吗,怎么不自己报警呀?最终民警和120相继赶到,才救起了郑大姐。
好一个“你自己没手机吗”,多么理性的选择,多么善意的提醒。一般来说,遇到有人摔倒,绝大部分人的本能反应是去扶一把,帮帮忙,而不是冰冷地提醒,漠然地走开。然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做好事反被讹的剧情不断上演,导致“不扶”反倒成了人们的下意识选择。
好人自然也是有的,不过先拍照再扶人已成了标准流程。“奔驰大叔”的善举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两全其美,或可效仿。不过转念想想,伤者亟须帮扶,路人先掏出手机“咔咔”两张,如此助人为乐,真是三分滑稽,七分凄凉。
我也曾自问:如果我遇到有人摔倒,会不会本能地出手相助?我确信不会。好人难做,小人难防,人性的复杂及既往案件的深刻教训时刻提醒着我——想必也包括众人,讹诈者往往会幻化出万千形象来,不能不防。或者当道德冲动战胜理性抉择时,多半也会走先拍照再扶人的路子吧,至少万无一失。
不过冲动是魔鬼,“彭宇案”及此后的类似事件不断地证明着这一真理。国风移转,当小人屡屡得逞之后,人们会发现风险最小的生存方式就是加入他们,像刺猬一样,互相防备。只有回到自己的私人圈子里,才会道德泛滥起来,抱团取暖。这正是高晓松所说的“私德”大行其道,“公德”千疮百孔。
不客气地说,“公德”太需要一场法治的胜利了。包括“彭宇案”在内的一系列此类案件应该拿出来重新审视一番,任何有可能遮蔽真相的判决,都应该接受普遍质询。而对于败坏世风的某些小人,仅有道德谴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法治的惩戒。
唯如此,再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扶一把,才会成为下意识,而不是走先拍照再扶人的滑稽路线,更不会出现漠然离开的局面。只有到那时,扶不扶,也才不会成为一个话题吧!
稿源:荆楚网
作者:北楚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