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胡文江:让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布时间: 2014-02-26 08:29:5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进入电子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微博)物理系教授朱邦芬认为,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缺少世界一流导师、科学传统积累不够,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 确切地说,“一流人才主要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关键要为这些人的脱颖而出提供好的环境,使一流人才容易‘冒出来’。”朱邦芬说。(2月25日《人民日报》)
  培养杰出人才、鼓励“冒尖”是钱学森先生对人才资源体制改革的一种期待。杰出人才能否培养出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杰出人才、冒尖人才能否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出口问题解决了,人们才会愿意成为杰出人才,才会敢于“冒尖”。
  对于国家“拔尖计划”培养杰出人才的效果我并不担心。教育说到底也是一种服务,个性化教育也属于个性化服务,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趋势。为国家储备杰出人才计,为破解“钱学森之问”,突击培养具备成长潜力的少年精英开展个性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前提是如何识别少年们究竟有,还是没有培养潜力,这一点不解决,便会影响后面的培养效果。“一流人才主要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并且有美国的培养模式作支撑,但笔者并不主张将这种观点绝对化。毕竟当前中国的问题还是大众化教育,美国的那一套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可以借鉴其有益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做法。
  与构建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更关心的是杰出人才能否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仅不鼓励“冒尖”,并且是打压“冒尖”。论资排辈、去和趋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很多专才、偏才并不具备健康发展的环境,也很难有用武之地。事实上,“官本位”思想仍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行为,比如有些人即便具备成为杰出人才的潜力,但社会上往往视“专门人才”为搞业务的,那么搞业务的往往不如搞行政的吃香,搞业务的更多地专注于业务工作,疏于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所以,“业务性”人才在很多人眼里“有个性、不合群”,其社会地位是比不上领导型人才的,所以人们宁愿去从政,不愿成为杰出人才。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国家的很多针对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是没落实,很多好的学习、培训、交流机会,科研拨款往往是领导干部优先,专业人才靠边站,这样的话专业人才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再者,中国人主张循规蹈矩,反对标新立异惯了,对于那些“不太听话、有怪想法”的人才苗子是存在歧视的,这样的文化背景也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重要原因。古代的中国科技创新长期领跑世界,四大发明更是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这说明中国人并不是劣等民族。中国的落后是在明清之际开始,其中思想上的禁锢和束缚根深蒂固,至今这种负面影响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成才观。
  中央提倡“多样化”人才观、个性化教育,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人才观,但这还远远不够。观念要转变,更重要的是用人体制也要转变,要给业务型人才相应的社会地位,不但要鼓励多样化成才,还要研究多样化的使用人才,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真正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而不是让权力来起作用。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