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5月17日,全国仅有广州、福州、厦门、南京、无锡和苏州6个城市宣布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2013年2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完成,逾期8个月。按照住建部原本的预想,去年6月底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将扩展到500个城市。不过“大限”已过,这一目标依然“难产”。(《江南时报》3月18日)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楼市会不会调整成为热门话题,而《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新的调控思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一事又被推到台前。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曾经是楼市调整一个重要举措,如今看来似乎住建部与公众开了一个玩笑,未能兑现文件诺言:住房信息难联网原因何在?谁在“阉割”住房信息联网?值得公众去拷问或者质问。
2012年至2013年,两年间多地曝出拥有多套房产的“房叔”“房婶”,大多数涉事者还具有公务员身份,再次触动了住房信息联网的敏感神经,在反腐层面上公众把很多希望寄托在住房信息联网上,但事与愿违。根据住建部官员在不同场合透露的信息,这一系统从2010年开始启动,到2012年6月,已经完成了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本来,按照住建部的设想,在2013年6月底,再完成全国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而现在,计划的时间已过,这一工作渐渐陷入了停滞。应该说,既然短短两年时间,能够完成部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在内的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这就意味着技术方面不存在难度。这也是何以住建部当初计划在一年内,就把剩余的460个城市联网的重要原因。而“截止时间”早已过了一年多,这项工作却还在幕后不上台面中,难怪公众舆论围观。
目前,总体而言,全国性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个中原因,一是各地建网进度不一。一些城市尚未建立覆盖区域内部的住房信息平台,甚至城市内居民“跨区买房”情况都难以完全掌握;一些已建立住房信息系统的城市虽已将新增住房信息纳入其中,但涉及大量存量房的历史数据仍有不少空白。此外,涉及住房信息的种种利益问题有待稳妥处理。据业内人士介绍,住房信息联网的技术难度其实已经不大,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意主动配合完成联网工作,是主要的阻力。在财经评论员马光远也指出,技术层面的原因不能算是原因,流动人口都能查清,房子查起来自然更容易。真正的阻力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怕信息联网后,当地的房价、地价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产公之于众。
普遍认为,之所以住房信息联网难产,主要阻力来自腐败的阻力。房地产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区。对房产信息联网可能会感到紧张的不是普通民众,而是那些拥有多套住房的贪官。来自腐败的阻力,不难设想,一旦全国房产信息联网,个人名下的房产自然不可能继续玩“狡兔三窟”的游戏,由此而牵扯出公职人员腐败问题,更是大概率事件。既然住房信息联网不利于公职人员隐藏其腐败所得的资产,这一机制遭遇地方层面的竭力拖延甚至抵制,也就并不意外了。住房信息联网遭到了拖延甚至抵制,因此为了顺利实施,目前实际上应该完成的是不折不扣的“阉割版”,即使如此精简版本恐难顺产面世!事实已证明这一猜测!
千呼万呼不露面,千等万等没信心。住房信息联网是调控房地产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条件,本是众望所归,但挡不住人为的“搁浅”,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到底谁心中有“鬼”?究竟被谁“阉割”?希望有答案!
稿源:荆楚网
作者:醉江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