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首个村民高层安置房,安置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三个合并拆迁村庄的福民一号小区因质量问题被曝光。有村民在网上发帖称,“地面开裂、墙体掉灰,已经铺了地板砖的厨房、卫生间防水要重做,每家还都是清一色纸糊的门。”(3月24日《新京报》)
窗户是画的,门是纸糊的,墙是不堪“一撞”的,近期,有关安置房质量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人们不禁要问:拆迁安置房为何频变“黑心房”?是无良开发商偷工减料,还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在这个问题上,恐怕这两方都脱不了责任。
安置房首先要保证安全,才能称之为“安置房”。孩子摔了一跤,撞在墙上,孩子没事墙却凹进去了一个坑,这样的质量能扛得住几年不倒?这样的一个“纸牌屋”怎能不让人心惊胆战?入住不足一年,地面开裂、墙体掉灰、房顶漏水,假如不是安置房而是商品房,能卖得出几套?
相比于开发商的偷工减料,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以及事后的狡辩则更令公众愤怒。作为安置房投入使用的最后一道防线,监管部门并没有从头至尾负起责任,而是监而不管,将自身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试问,假如从工程规划到设计施工,监管部门处处严加监督,岂会不知道质量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
安置房频变“黑心房”,既源于开发商的逐利本质,更在于监管部门监督不力。不过,“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安置房的质量问题有目共睹,监管部门此时再回避责任显然难逃懒政之嫌。
当务之急,是尽早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楼房的整体结构及内部装修进行系统客观的检测,查清问题,对症下药,该返工的返工,该加固的加固,让村民们尽早住进安全舒适的安置房。对于丧尽天良的开发商、建筑商,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而对于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纪检监察部门也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安置房变“黑心房”的新闻只会越来越多,从长远来看,最终损害的还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邵宇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