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郭元鹏:“无人机”真能成为治污“战斗机”?

发布时间: 2014-04-08 09:02:18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进入电子报

  向污染宣战,“无人机”也出场了。日前,环保部门在扬州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今后江苏省将在全省推广利用无人机进行环境监测和执法,如遇企业偷排,无人机将悄悄飞进企业取得铁证,让排污企业无话可说。(4月6日《新华日报》)
  丝毫不怀疑“无人机”的技术含量。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架“无人机”要取得污染企业的罪证,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动用“无人机”治理污染,当然可以获取证据。但是,我们需要思索的是:我们真的可以让“无人机”成为治理污染的“战斗机”吗?
  治理污染的力度如何,绝不会因为一架“无人机”就得到加强的,让违法企业哑口无言或者是不哑口无言,取决于证据的充分,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人,在于监管的人。你若是真监管了,违法企业就不会猖狂,你若是为了罚款在监管的话,“无人机”无疑于就成了敛财的“战斗机”,而成不了治理污染“战斗机”。
  事实上,我们在治理污染的时候,并不缺少证据,而是缺少执法的决心。当一个个证据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监管部门都是如何干的呢?有的时候,污染企业倒是真的被哑口无言了,而奇怪的是恰恰是监管部门成了话唠,总为污染企业的行为,总为自己的监管不力找理由。
  江苏某地有大型污染企业就坐落在村庄附近,村民的菜地、田地被污染了,村民家的窗户不能推开了,就在村民收集了大量证据送到有关部门的时候,执法人员就说出了:“这是重点企业我们管不了。”这是因为没有执法证据吗?
  当村民饮用的井水变成了红颜色的时候,村民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很多年了,环保局长竟然说:“这种颜色是正常的,就如红小豆一样,你能说小豆水是污染的吗?”难道,这也是因为我们的证据不能让污染企业哑口无言吗?
  当中央电视台记者多次曝光一处非法开采矿山污染的新闻时,面对记者的质疑,环保部门说:“没听说有这样一家企业。”国土部门说:“没批准过这样的企业。”电视镜头不是最好的证据?这样的镜头还不能让污染企业哑口无言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污染之所以变严重了,不是因为无法获得污染企业的罪证,而是,在罪证面前,监管部门和谁站在一起。是和污染企业同流合污,还是在为百姓执法?
  治理污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方面,市民的不断上访,不断举报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很多诉求面前,很多百姓都是带着收集的证据而来的。这完全可以成为执法部门查处的依据。另一方面,眼下媒体记者也都关心污染事件,他们都积极的去暗访,去调查,当这些新闻见诸媒体的时候,不也是很好的证据吗?三是,民众可以举报,媒体可以曝光,我们的执法人员就不能出去走两步?
  “无人机”当然能拍摄到很多证据。但是一架“无人机”的价格也会是昂贵的。如果动用“无人机”之后,我们的监管部门仅仅用罚款的手段治理污染的话,这无疑会是污染没有治理好,老百姓又付出了“无人机”的费用。
  “无人机”真能成为污染治理的“战斗机”?真正的“战斗机”是执法人员,而不是一架冷冰冰的飞机!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无人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