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经学校招生、监察部门建议,人民大学决定以学校名义聘请社会监督员。1月20日,人民大学监察处在官网上发布公开征选首届本科招生社会监督员的公告。3月中旬,人大监察处官网和本科招生网上,均挂出拟任名单,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名单中有3名媒体人士,分别来自纸媒、电视台及网站,而新京报记者则代表纸媒入选。公示无异议后,于昨日正式聘任。(4月23日《新京报》)
去年,随着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处处长蔡荣生被查处,一场关于自主招生腐败的舆论地震触动着公众的神经。有媒体就评论,一个大学的招生处处长,竟然存在着巨量的贪腐,从处心积虑的制作假护照闯关来看,贪腐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纵观当下大学腐败的案例,招生口无疑是腐败的高发区。
就在当年,我国高考录取工作改革,采用网上远程录取缩小权力寻租空间,减少了人为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可是,随着各校自主招生的权限扩大,不少高校都爆出存在招生的“黑幕”。于是,社会就有这样一种声音,虽然高考制度有问题,但当下的高考选拔制度是最合理的,没有必要改革。
从某种程度来看,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腐败、不公的产生。问题的反复,这是转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改革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学费”。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回避改革,甚至惧怕改革,不然只会因噎废食。因而,招生制度改革应该成为共识,只不过,教育部门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从全盘考虑,将制度“编织”得更加紧密,各个学校在执行时,更加彻底。
此次,人民大学实行招生监督制度,表现出了自主招生透明阳光的心态。在记者发布会上,学校承诺,监督员可自行开辟与公众沟通的渠道,针对公众反映的问题,要求人大相关部门作出答复,监察处负责做好登记、转办、督办和反馈等工作,而除法律规定保密之外的问题,“招生就业处都要实事求是予以回答,不得推诿搪塞。”
人民大学首次实施监督员制度,表明学校也在制度层面努力堵住存在的漏洞,也希望通过引入外部监督,以社会的力量约束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防止权力的“跑偏”。由此可见,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
当然,不看广告看疗效。社会监督员,既然是通过学校推荐+社会征选。因而,就要切实发挥作用,就不能沦落为学校招生制度的“花瓶”,应该进一步将制度理顺,并进行落实。特别是要将如何开展日常招生,如何分配监督的权利,如何进行督办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细化,将监督这只靴子“落地”。切勿让监督员的成为招生环节“应景”的花瓶。
不过,招生监督员机制刚刚建立,从建立——磨合——运行总有一个过程。社会舆论,密切关注的同时,不妨多一些耐心,给这个新生的制度一些适应的时间,一些改革的空间。招聘监督员,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关键让这个制度逐渐“落地”。未来,如果这个制度能在自主招生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而言,善莫大焉,亦将惠及千万家庭。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章正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