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苍南县金乡镇倒桥村的村民时常闻到名为“苍南县宏成烫金材料厂”的工厂发出的一股化学臭味,村民们从2010年开始不断向环保部门举报,4年投诉无疾而终。昨天,温州市长微信批示:为何还管不了?不到几分钟,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4月24日 人民网)
当长达四年的投诉举报无果,温州市长及时发现该问题并只用几分钟就将此积案成功化解之时,我们着实应当为该些村民感到高兴,毕竟得偿所愿。然而这样一件事情是否到此就画上终点了呢?恐怕未必,由该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担忧。
长达四年的时间举报投诉,说明当地有关监管部门必然知晓该污染问题的存在,然而为何四年时间内都没解决?恐怕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么是接受投诉举报的工作人员不作为,将村民的投诉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将问题上报;第二要么是工作人员在履职尽责将问题受理之后,领导们却未曾当一回事,抛至一旁不予理睬;第三则要么是当地监管部门与污染厂商狼狈为奸,从而将百姓的疾苦诉求如弃敝屣。
恐怕无论是以上三种中任何一种原因方才导致该问题拖延至今才被解决,当地那些污染监管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某些工作人员或是领导干部更应当受到应有的惩戒。
此外,就市长微信批示后仅仅几分钟就得以解决,这并不能说明效率的高效,反而体现的是唯权力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压迫方才导致如此迅速的解决,这并不是一个法治社会应有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越级上访的存在,就在于办事群众希望得到更高一级领导的重视,找到包青天,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迅速推动问题的处理,然而这个世上真有如此之多的“包青天”?那些上级领导真的能够将所有百姓的需求一一知晓?永远不可能。
所以,对于市长批示几分钟解决污染问题村民们着实应当高兴,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应当是忧大于喜,其中既有对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等丑陋行径的不满,更有对法治社会建设依然缓慢的担忧。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