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青年报》29日刊登《重庆师大一教师被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之后,此事又有新进展,5日重庆师大另有多位教师陷入“抄袭门”,其中包括参与人才管理工作的人事科原科长牟萍,以及政治学院的肖姓教授。
最让人咋舌的还是张世友传奇的“抄袭生涯”让他一路从讲师升至教授。暂不提这其中的猫腻,他论文中大量文字实属抄袭已是板上定钉之事。但是在一片责骂声中,我们是否想过,教育者评职升职的准则究竟应该是什么?发表更多论文的讲师就真的是更好的老师吗?笔者认为,衡量一个老师好坏的标准应该是看他能否给学生带来新的启发,能否为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我们不齿这些抄袭者道德的败坏,但有人真的关心过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吗?张世友的课堂你有真正听过课吗?
在当今教育者中,从抄袭中摸爬滚打闯出自己“一片天”的教授不是个例,今日新出炉的几位高级别的教师又增加了舆论的质疑。我们可以大声地谴责如今为人师表却不以身作则的教育者是羞耻的,我们可以严厉地追问这些抄袭者被举报后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是评价教师真的只需要展示他们所谓的学术成果吗?在评职时鲜有人关心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现场表现,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纸空文”上。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现象背后存在的评职漏洞。现代教师评职称,完全以申请人的论文数量多寡和刊登期刊的级别高低来评定,而不是看论文里是否有新的学术论见和成果。教师想要从一般讲师升到教授乃至更高级别,唯有高速的生产大量论文,竭尽全力在期刊上发表才有升职的机会。所以就形成了“人还有多大胆,文有多大产”的不良风气,学者不再是论文的生产者,思想枯竭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新理念去创作那么多篇论文,以致于沦为数据库的搬运工。这种论文的滥产现象对生产力的创造和社会的进步没有一点好处。
这样的评职制度忽视了那些不擅长科研但有突出教学效果的教师,他们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很有可能走极端。比如现在被爆出抄袭的教授们,他们在科研成果上的确没什么贡献,但我们能断定他们在教学生涯中就一定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成果吗?
如何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一位教师的成功与否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教授我们应该进行全方位地考核,也许在论文水平上稍弱的教师在其他方面有强势之处,所以改善僵化的评职制度才是遏制学术抄袭的根本方法,改革评定可以从加入更多元的评判条件入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加强实践操作性,这样我们的教育者中才能少几个“搬运工”,多几位实干家。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杜凌奕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