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买卖被曝光多年,曾有报告指出,中国的论文买卖交易已达10亿元规模。不过记者近来发现,论文买卖交易也开始延伸到高校的学生中。不仅大多数高校奖学金评定与发论文挂钩,而且,准毕业生们跨越保研、出国等“门槛”时,论文被“异化”为资格准入的敲门砖。而且一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起步价竟达2万元。(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
“论文买卖”市场的火爆似乎挑战着这个经济社会的无所不能,当然也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大呼“伤不起”。的确,一旦论文走进高校,成为金钱可以随意交换的物品,那对知识、学历以及科研的尊重不知该何去何从。我们在对斥责大学生不严谨态度的同时,不禁也要质疑学校的审查去哪了?
论文“枪手”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术业有专攻”,专业性强、要求质量高的论文是如何从一个“外行”笔下行云流水般涌出思路的呢?这恐怕只能说是论文的审查形同虚设,因为多数高校的审查多以形式代替实质,即只过多关注的是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却对内容知之甚少;另外,外媒的审查多以“真金白银”见,只要你为版面付了费,怎样排版你说了算,打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难道不应脸红、反省?
再者,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要重素质,重实践。从科学进步的层面讲,我们鼓励写文,可绝不是“唯论文论”,就算论论文,也应论其内容、质量与发展,但学校却只有与奖学金、保研、出国挂钩的鼓励政策,没有对应的处罚措施,既然可以“低成本,高回报”,这样的有把握投机谁不想干?试想,如果学校能本着“原创、优质”不放松,以“难过关”倒逼学生勤奋科研,又何来“论文买卖”?
说到底,正确引导学生自行论文、加强专业素养不假,但俗话讲“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一夫”正是指审查,只要审查能“硬起来”,学生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也不能逃出这座“五指山”。
稿源:荆楚网
作者:姬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