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来,吉林省长春市公交车频繁收到印有“中国儿童银行”的假币。长春公交集团南通汽车公司二车队队长庞志学告诉记者,他们车队共有3条线路,营运车辆101台,每台车每天都要收到价值近100元的各类假币、残币。(5月6日新华网)
“无人售票车,票价一元,前门上车,自觉投币,后门下车”,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在工资翻倍、物价飞涨的今天,公交车依然维持着一元的票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间穿梭着。自觉投币,到底投了什么币,就是对公民道德的自我检验了。
社会文明的传播中,公交收款箱内的假币、残币成为了文明的“变形记”,一元钱的自觉拷问了谁的道德底线?是一元钱太贵,还是投币人的恶搞?平均每日1元钱的假币说明不了什么,但是每日近100元的假币、残币收入,着实伤了“无人售票”的初衷。
1992年,深圳的10路和203路成为内地首例试行无人售票的公交车,这些穿梭在城市间的无人售票车不仅是城市的文明进步,也是社会公民道德、诚信的流动窗口。这些曾经一度让人们骄傲的公民道德,怎么让一元钱的诚信给淹没了呢?
假币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流通,就是因为其市场的存在,就像姚明做的那则公益广告一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不是人们的贪念和虚荣,假币怎能在诚信和道德面前蒙混过关。玩具制造商生产“儿童银行”仿真人民币的行为严重的违法了人民币管理条例。
如果说残币的出现是人民不爱护人民币的结果,那么残币的使用只能是人们对于自己道德信誉的破坏。试想,如果售票员重新出现在公交车上,假币、残币还敢肆意的出现吗?难道机器就那么好唬弄吗?
假使,公交车的无人售票机,钱币入口处安装了具有验钞功能的扫描设备,一旦有人投入假币,就会疯狂的报警,让投币者当众难堪,可不可以?笔者认为,如果人们的道德诚信真到了有必要用验真机检测的地步时,出糗的还是人类自己。
别让一元钱的诚信丢失了公民的道德心,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给我们公民的福利,我们每天乘坐它上、下班是何等的方便,“吃水不忘打井人”没有理由在享受社会福利的时候,做着有损社会利益的事,自觉投币,共建城市文明流动之窗,从你做起,从大家做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丹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