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东城城管部门联合工商、治安、食药监等部门,对天坛医院西门周边、十一中分校、金鱼池中街北口南侧等地的露天烧烤、无照经营开展集中整治。执法人员表示,执法中,一些偏好烧烤的市民不愿配合,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给执法造成一定困难。(5月12日《京华时报》)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路边烧烤成为了夏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烟雾缭绕之中,本是交通要道的路段,一边是司机同志的小心翼翼的驾驶,一边是哥们弟兄酣畅淋漓的消费,反差之大让人惊叹。
正如临街市场和路边摊位一样,露天烧烤同样考验着人们的承受能力。我们不能将至比喻为“城市的牛皮癣”,但它们的功效却不比“牛皮癣”差多少----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淤塞,露天买卖卫生标准难以保障,而木炭烘烤的油烟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我们且不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大道理,单单是就这种种弊端而言,类似的露天烧烤其存在的必要性就非常值得商榷。
诚然喜欢烧烤没有错,我们也不否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然而将这点喜好、这种豪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了。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习惯何以还“坚守”在那贫穷落后的年代?这不是对激情岁月的回味,而是对城市文明进步的抹黑。
我们总在埋怨食品、药监部门的无能,在诟病饮食环境的脏、乱、差,在谩骂地沟油肆虐横行,那我们又何曾扪心自问过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在享受“这点喜好”“这个味道”“这份酣畅”的同时,又是否想到正是自己的这种“纵容”才造成了阻塞交通、污染环境和破坏执法的局面呢?
当然,露天烧烤作为一种地方饮食文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露天不等于路边,更不等于脏、乱、差。城管部门出于综合的考虑,必然会有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来规范和促进其发展,完全没有必要为了 “口舌之欲”而杞人忧天。将这种“喜好”放到合适的地方,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城市发展的要求,更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从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来到同一个城市,那么城市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作为多方文化的交融点,城市的文明发展和形象维护需要的是“一家人”共同的努力,不要为了个人的“这点爱好”而毁了一家人,甚至几代人所取得的成果。文明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