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庆油田调整职工子女进入企业就业政策引发职工上访,这一事件使曾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子女顶替”制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大型国企,尤其是少数垄断型国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5月26日新华网)
“调整职工子女进入企业就业”,这句话不禁让人生疑,部分国企这是在走我国五十年代“子承父业”的老路?还是在实行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开历史的倒车?
当下,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待业人口。部分国企这样“自产自销”的招工行为如不加以控制,势必会激化新的社会矛盾。
当然,片面的看待部分国企“自产自销、自给自足”这样的招工行为是不明智的,必须从其身上体现出来的“两面性”进行分析。
一方面,招收职工子女会让企业失去大量引进外界优秀人才的机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同时,国有企业的就业岗位具有某种公共性,需要面向社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考来吸纳人才,这些岗位如果由国企垄断,势必会破坏能力优先原则和就业公平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引进的外来优秀人才虽然可能在工作能力上高出一截,但相较于职工子女从业后稳定的工作情况,对企业各方面的了解等优势,外来人才管理成本较高且易“跳槽”的“劣势”显露无遗。这迫使企业必须在两者中做出抉择,而大部分企业为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员流失风险,往往会选择本企业职工子女。
要解决部分国企招工“自产自销”这样的尴尬问题,可尝试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委培制度。据了解,部分国企招工时都只是自行举办招工考试,这就为职工“托关系、走后门”创造了条件。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委培制度,即企业与高校或其他正规教育机构联合,开办该企业的委培班,面向社会进行招考培训。包括企业职工子女在内的所有应聘者进、出班前都应进行理论加实践的考试,考试内容应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去粗取精,选拔最适合该岗位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联系到前不久能源部2天落马4官员的情况,国企确应减少“自产自销”这种招工情况的发生,以杜绝企业中不良关系网络的形成,自觉从企业内部贯彻反贪腐工作。
稿源:荆楚网
作者:茯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