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全国各地,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多如牛毛,浪费大量人财物力,但却屡禁不止。近日,山西宣布完成评比达标表彰专项整治工作,共有702项未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被叫停,但精简之后仍有79项。(新华网6月9日)
评比表彰多如牛毛已成各地通病。近年来基层迎考迎评负担沉重的问题明显,评比表彰满天飞不能劳民伤财,而且多数实质意义不大,成为颇受诟病的形式主义。比如,一位苏南某机关单位办公室张姓科员表示,最近他很苦恼。“马上有五六个评比需要材料,这个星期内就要整出8份万字以上的材料,只能熬夜了。”“这些评比大多雷同,材料从这个套到那个,真正的工作做了多少?还不是那么回事。”
劳民伤财的评比表彰为何“欲罢不能”?说到底还是利益关系作祟。实际上,有的部门制定政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真正改进工作、方便服务对象,而往往是为了“一己私利”,以评比表彰为幌子彰显部门重要性、耍官僚主义的做派,或者是从中谋利。
一位处长直言“考核就是指挥棒,评比能给考核加分,我们把评比抓在手上,下级单位才能‘听话’。”另外,搞评比对外也能彰显本单位做的工作,可以作为政绩展示一下。当然,对于基层企业来说,几乎每一家评比机构都想从企业身上揩一把油,这也是客观事实。
近来,中央地方频频发文大力整顿评比表彰,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普遍把清理整顿评比达标项目作为重要工作。截至2013年底,河北、广西、江苏、甘肃、浙江、黑龙江、四川等省区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2164个。现在基层普遍反映,迎考迎评的负担轻了很多,也能够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真真正正地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这也说明这项工作做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当然,从根本上讲,遏制评比表彰过滥还要抓“常”与“长”。从以往各地的经验看,整治评比表彰工作往往出现“抓一转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情况,原因还在于没有从“病灶”上真正解决问题。应该从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入手,对各类考核工作进行全面清理。凡是上级文件没有规定的,不符合发展需要、没有实质意义的,或是纳入综合考核的其单项考核一律取消。同时,建立严格控制评比表彰项目的长效机制,从严审批、加强督查、防止反弹。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安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