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王海峰:中国大妈何以成为“众矢之的”

发布时间: 2014-06-24 09:30:3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王海峰  进入电子报

  一个时期以来,林林总总关于“中国大妈”的消息占据了媒体的显要位置,她们抢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她们占据了比特币贵宾用户40%的份额,一掷千金颇有些“土豪”的气魄;金价暴跌,她们待宰羔羊般被套牢的郁闷,又令人叹息。“中国大妈”被塑造成一个强势甚至强悍的、喜欢扎堆儿跟风、有些非理性的特殊群体。
  另外一个评论焦点是饱受诟病的“大妈广场舞”。实际上,广场舞的参与者不只是“大妈”,但在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中,“大妈”却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大妈”一词,据说是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网络上引用美国媒体调侃国内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虽然这个说法遭到质疑,但“中国大妈”的说法却不胫而走,其含义也从调侃变成嘲讽,甚至批评和歧视。去年12月,“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在真相没有披露之前,当事的“大妈”已经臭名昭著。前不久,“中国大妈”在莫斯科红场跳广场舞遭警察“驱赶”的照片也在网上热传,网上立刻充斥了各种批评、讥讽和“反思”。事后证明,这两起事件中,“大妈”都是“躺枪”。舆论为什么一听到“大妈”一词就急不可待,没有一点等待真相的耐心和宽容?
  社会科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污名”。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指刻烙在某人身体上的一种符号或标记,表明此人具有道德或行为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回避他们。污名化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进而导致其正面形象遭到根本性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舆论目前已经或者正在对“中国大妈”进行污名化。以前一些完全“上不了台面”的鸡毛蒜皮,现在只要冠以“大妈”之名,就成了网络热点。有关“大妈”这个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因有偏向的信息搜寻和归因而被夸大。媒体报道和网络炒作中或零或散的歧视性表述已经形成了语言暴力,给在互联网上没有话语权的“大妈”带来雪上加霜的伤害,同时也在把受众的认识指向错误的道路。
  对一个群体的贬抑,很容易激起厌恶、逆反和对抗。从时有发生的广场舞冲突来看,常常是反对者对跳舞者的不尊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对抗情绪互为因果,导致冲突升级。问题的解决靠的是尊重和沟通,而不是贬抑和压制。
  可惜,对于自己报道所引起的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偏见和不尊重,很多媒体和网站似乎浑然不觉。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文化的构建负有重要责任,在进行定性评论和安排版面时,应该首先考虑会不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当伤害,而不是如何吸引受众眼球换来经济收益。不仅是“大妈”,“农民工”、“农民工子弟”“外地来京人员”等提法都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给某个群体贴上标签甚至污名化。媒体和公众都多一些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才能有助于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海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徐芳)
关键词:中国大妈;媒体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