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警与女协警开房并“丢枪”一事已经逐步淡出公众的视线,但是“女主角”小李的生活却没有恢复平静。昨天,小李告诉记者,为证清白,她在看到发帖当天就去医院做了有关“处女膜”的妇科检查。“我没有与他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我连恋爱都没有谈过。”她告诉记者,她已经委托律师,将控告发帖人及相关网站。(7月17日人民网)
小李到底是不是清白的,这是一个很难证明的问题吗?“处女证明”原则上可以证明小李没有与人发生性关系。可事实上此举却遭遇网民一片嘲讽和谩骂。这份证明似乎什么也没有“证明”出来,反倒让“处女证明”陷入是真是假的舆论热议中。
不妨先来看看对丢枪事件当事人的处理结果,男主角许江被“双开”,女主角小李被要求在家休息。那么许江被“双开”仅因为丢枪,还是有与女主角“不正当关系”的原因?而小李又是否真如发帖所说,跟许江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犯了错误受到惩罚理所应当,可任何结果都必然有原因,鉴于此,司法机关有必要给出具体的证据和办案细节,一则消除公众疑虑,二来女子清白与否也该有个说法。
从常人可知的侦查手法来看,查明是否发生性关系可以通过现场取证、口供以及提取DNA等等手段来实现。然具体办案过程,司法机关并未过多披露。小李在“丢枪事件”中究竟是“合伙人”还是“打酱油”也是不明不白。那么小李到底犯了什么错?这个给“丢枪”增添一抹情色色彩的女子有谁能为她的清白做个主?
个人的名誉问题到底重不重要?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前些时间,一位村支书因受不了网络上的诽谤,留下7份遗书后自杀以证清白,足以昭然名誉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现实中,大部分人都会因别人背后议论而不高兴或者委屈,更别说是诽谤和侮辱了。而今,网络上对小李开“处女证明”的嘲讽和一边倒的谩骂早已超越一个正常人能承受的底线,当我们还在歌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凌然却又糟践一个弱女子自证清白的行动,何故?
舆论是把双刃剑。它既能惩恶扬善,又易误伤无辜。网络中,如果没有正确且权威的信息公布,那么人云亦云、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皆在。在虚拟世界里,很多人俨然一副正义之师,提起道德的大锤随意敲打,一旦退去虚拟的外衣,恐怕大多数人成了常态中生活中连公交上发现小偷也不敢站出来的伪君子。诽谤和侮辱不乏司法解释,可当这样行为的发出者是一群人或者一个虚拟的人又该怎么处理?没有“名誉维权”的有效途径,“以死作证”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解决办法。
可见“处女证明”容易开,“名誉维权”何其难。说难其实也不难,试想,倘若司法机关认真调查案件过程,将证据摆上堂面,有了权威的证据谁还能乱说;倘若网络监管中对发帖人的信息进行核查并追责,真相自然水落石出;倘若网友多一份理性而非戾气,对当事人是否清白不必越搅越混。那么还一个清白还难吗?
说来,一份“处女证明”更像是一份“名誉维权”的问卷,相关部门和个人要怎么答才是对当事人最好的交代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尔东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