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胡建兵:官员“绰号”里集中了民众的智慧

发布时间: 2014-09-08 08:49:2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胡建兵  进入电子报

  “李拆城”、“季挖挖”、“拆迁大佐”、“六百帝”、“武爷”、“曾矿长”、“徐三多”……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或多或少都在当地有着这样那样的绰号。透过这些带着戏谑色彩的绰号,往往能“窥斑见豹”,寻到贪腐官员“东窗事发”前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点,也能读出当地群众对其“是非功过”的评说。(9月7日《羊城晚报》)
  老百姓给官员取“绰号”,其实是用对官员好坏的评价。这些“绰号”虽然只有寥寥几字,但它浓缩了百姓的智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将一个腐败官员“丑态陋行”刻画无遗。老百姓是最朴素的,谁对他好,他会永远铭记把他们当恩人。他们乐于把那些为百姓说话办事的干部称为“包青天”,“铁包公”。而一个“李拆城”,则表达市民对成都市委原领导李春城大拆大建,将整个成都城变成大工地的无奈;“别人不好拆迁的地方,只要孙善武一去,就很快拆光了”,因此,群众称洛阳市委原领导孙善武为“孙善扒”。天门市委原书记张二江“吹、卖、嫖、赌、贪” 五毒俱全 ,因此,民众愤怒地称他为 “五毒书记”……这些“绰号”既形象又生动,说明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也骗不过老百姓。
  老百姓给官员取“绰号”,也是在警示官员。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老百姓给官员取“绰号”,一方面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官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告诉这个官员,“老百姓已经对你的言行愤恨到了极点,希望你能收敛点,好之为之”。“绰号”发出的信息官员应该很快就会收到,如果是好官员的话,应该把这一“绰号”当作一面镜子,作为一种鞭策。应该认真检讨工作中的不足,真诚地悔改,尽心尽力地为百姓服务,把给百姓的不好印象纠正过来。但是,绝大多数官员却把百姓的“绰号”提醒当成耳边风,为了升迁、为了私利,不仅毫无悔意,反而变本加厉。结果是搞得当地鸡犬不宁,也使自己的“绰号”广泛流传,越传越响,越传越远。
  老百姓给官员取“绰号”,也是在给有关部门传递信息。一方面为纪检监察部门传递官员违纪违法线索;另一方面是在为组织部门对官员及时纠偏治理提供信息。中纪委近日要求纪检干部坚持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如果纪委和组织部门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沉下去听取民意,就很容易掌握到官员“绰号”中所包含的深意。只要顺着这个“绰号”追下去,就肯定能追出一些问题来。比如“季挖挖”,他为何如些大拆大建,肯定在城市改造中有与开发商勾结的事情。再譬如:“五毒书记”,只要派人暗中监控他一段时间,他的“吹、卖、嫖、赌、贪”肯定会露出马脚。还有像“曾矿长”,这个“绰号”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一查就知道他是怎么捞钱的。因此,官员的“绰号”至少可以为纪检部门在日常监督和案件侦办过程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由此看来,百姓给官员取“绰号”,表面上看起来对官员有些“不尊重”“不礼貌”,但反映了百姓的心声,也集中了百姓的智慧。因此,对那些已经还没有被百姓取“绰号”的官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每做一件事情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正面的“绰号”。对那些已经被取了“绰号”的官员,要把百姓的警示牢记在心,彻底改变那些错误做法和想法,扭转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的不好形象。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也应该从这些“绰号”中获取有用信息,把官员管好、治好,使百姓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建兵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官员绰号;贪腐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