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厦门大学被曝历史系博导吴春明涉嫌性骚扰女学生事件以来,已过去近三个月,而厦门大学仍未公布任何调查结果。而据记者了解,由国内外256名学者、教师、学生发起的有关“建立高校性骚扰防范机制”的联名信已经邮寄教育部和厦大。(9月11日 人民网)
事件发酵三月,调查仍无结果,无怪乎网友们猜测频频,当事人无回应,调查方无结论,岂是下一桩“烂尾”公案?博导清白还是学生受辱,大众的知情权该往何处安身?而今,焦点聚集在一封有关“建立高校性骚扰防范机制”的联名信。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柯倩婷指出,“她接到过不少高校性骚扰投诉,但苦于没有机制,不能真正帮助到受害者”,一句话可见机制建立的迫切需求,或许高效性骚扰防范机制的建立正是厦大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防范机制的出台又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上演呢?
防范机制快速建立,不仅仅应当在高校,还要扩展到各行各业。一方面,为高校教师戴上紧箍咒,为个别教师提了醒,防范性骚扰不是“生活作风”的小事,更不是“个人私事”,而是事关教师职业伦理的公共事务。尊师重教,还需教师德高傍身,否则只会在带给公众失望的同时名誉扫地,损害整个教师群体的形象。另一方面,防范性骚扰机制一旦建立,明确受理部门,处理程序,责任人,可以让此类事件处理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不像此次事件一再搁浅,既提高事件调查进度,又能更加有效的维护受害人利益,因此防范机制的出台,可以有效保障高校能够有一个公平、健康的工作、教学和生活环境,真正还一个更加风清气正、崇尚学问的校园。
公开信反映了署名者的意愿,更承载着更多人的期待,肩负着更多人的权益,公众呼唤性骚扰防范机制,当然不能仅限于高校,有了强有力的规定,有了强有力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厦大事件”副本将不再上演,我们身边也会形成治学严谨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晓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